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刷视频:震惊古人 > 第500章 全TM怪陈寿(第3页)

第500章 全TM怪陈寿(第3页)

如果真的注记无官,或者注记官光吃饭不干活,这些东西都是怎么蹦出来的?

陈寿在编撰《三国志》的时候,有曹魏和东吴的半成品可以直接借用。

他修《蜀书》时,不可能无中生有。

在《三国志》,哪怕是《蜀书》里,我们都可以看到大量的类似现场记录一样的对白。

这些东西,如果没有一个原始文档,陈寿是编不出来的。

有人认为陈寿凭借的是当事人的回忆。以他所处的时代,经历过季汉初期的人基本都死绝了,他上哪里采访当事人去?

刘禅在景耀年间,开始相继给以往功臣追评谥号。

这说明季汉对早期事业的总结性工作已经展开,这种工作离不开东观秘书郎陈寿这种注记官。

没有注记官帮助整理资料、档案,针对政治环境做出建议,追谥工作根本无法进行。

景耀年间的追谥活动,其实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季汉的注记官们是必须得干活的。

他们在当时必须得整理大批量的早期档案。

《华阳国志。陈寿传》:“吴平后,寿乃鸠合三国史,着魏吴蜀三书六十五篇,号三国志。”

小常同学偷偷阴了陈老前辈一把,这三国史必然是包括了季汉史的原始文档。

所谓鸠合,就是乱七八糟的大量聚集。

王崇、谯周、常璩等人看到的东西,陈寿没道理看不见。

而且以陈寿当时的条件,他能接触到的材料只会更多。

“国不置史,注记无官”是一句彻头彻尾的谎言。

结合其书中的其他记载,这句谎言是如此刻意。

陈寿在睁着眼说瞎话,而且故意又留下了线索,告诉你他在撒谎。

如果以季汉史官制度残缺,或者文档管理不善做结,无疑是很稳妥的说法。

但这两种结论也并不是有确凿的证据来支持。

史官制度不完善不等于没有史官,有史官但是连年征战也不等于史官就不干活。

相较之下,季汉史料遭销毁,未尝不是一种说法。

为什么历代的专业学者不采用这种说法呢?

一:与销毁说相比,其他结论所需要的推测相对少。

二:支持销毁说所需要的很多推论,其本身根本就无法进行。

三:销毁说涉及的政治问题要更加复杂,会更容易脱离史料。

因此这不符合专业学者治学的原则,所以销毁说只能停留在阴谋论的层面,无法堂而皇之的考据。

不过销毁说未尝不能作为一种思路来研究。

如果假设销毁说为真,那许多诡秘难测的事情就都说得通了。】

~~~~~~

评论区:

〖关键陈寿这孙贼,他生活在季汉末期,很多事情他都是亲身经历者,结果这些亲身经历的事,在三国志里的详细程度还不如季汉前期,就离谱。〗

〖他是季汉后期历史的亲历人,却把后期的将领记载得比前期还简略,太奇怪了。〗

〖直接描写诸葛亮和姜维都是带贬义的,但是通过其他人的口,又是带有褒义的夸。〗

〖除非他是精分,否则没办法不阴谋论。〗

〖他陈师爷可是装糊涂的高手。〗

〖陈寿:这段就剪掉吧,不然不让过审。〗

〖史官不只掌管历史,还有天文等,我理解为陈寿说的是蜀汉没有官方修史罢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