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抢钱抢房子抢地,甚至还迫不及待逼得好几个亲叔伯自杀。”
彭季打断道:“哪来的外人?”
“你没看前几天建文朝发的评论吗?”
“看了啊,可我没看出哪来的外人。”
萧楚楠:“……”
皇宫。
“爹,您将来怎么想的?”
“老子咋知道将来咋想的!那三个混账玩意儿走没?”
“还没。”
“一人打二十棍。”
十七钓鱼的时候,天幕评论正常开放。
建文二年的朱允炆,在评论区求救。
诉说自己的不容易,让老朱给建文年间的朱棣下道命令,让他撤兵、负荆请罪。
朱允炆也没傻到认为老朱一道命令就能阻止朱棣,但老朱发了命令,至少能让朱棣失去大义名分。
你不是嚷嚷清君侧吗?
朕现在证明,朕身边没有奸臣。
你不信朕,但朕的皇爷爷、你的父皇,亲口说的,你总该认吧。
老朱看见评论,揉了揉眼睛,确信自己没看错,怒骂道:“这混账玩意儿,还好意思求朕帮他?”
但是朱棣劝道,“爹,咱们不妨听听他怎么说,也免得您总认为俺是早有预谋。”
老朱眼带深意的打量着朱棣,盯的他直冒冷汗。
“行吧,咱也想看看,究竟是什么原因,才能四年丢了天下。”
能打的勋贵、治国的文臣、藩王的互相牵制,老朱自认为设计的还行。
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人才,才能短短四年就把天下丢了?
可惜,洪武老朱没抢到评论机会。
不过,永乐朱棣抢到了。
【大侄儿,你让你那三个宝贝大臣说说他们的政策。】
建文朝的齐泰和黄子澄见状,准备用一下春秋笔法讲述自己的政策,却被方孝孺拦住了。
“我们不说真话,永乐燕贼难道不会说吗?”
“骗了先帝,先帝还会信任我们吗?”
“而且,我们做的没错,先帝文治虽然略有瑕疵,但一定能明白我们政策的良苦用心。”
齐泰:我一直以为黄子澄是天下最大的傻子,没想到你比他更傻。
黄子澄:方希直,你认真的?
方孝孺:当然,我们做的难道不是为国为民吗?
方孝孺有一点说的很对,不如实说自己的政策,肯定会失去老朱的信任,永乐朱棣可不会为他们粉饰。
然后,老朱看完他们的政策,一口老血堵在喉头。
【你们三人,生于何年何月何地?】
建文年间,三人看见评论。
方孝孺笑道:“看吧,我就说先帝有眼光,这是准备找年少之时的我们,重点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