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觉得委屈,找李渊喝酒诉苦。
结果李渊灌醉杨坚之后,就去找独孤皇后告状,把杨坚卖了个干干净净。
吵架都是其次,主要独孤皇后认为杨坚是精力太过旺盛了,居然还有心情想找其他女人。
只要让他有心无力,自然就没有这些想法。
杨坚扶着腰,对着李渊冷哼一声,又坐下了。
【北魏,拓跋珪-元修:拓跋珪晚年已经精神失常,显然不可能扳倒高欢,大概率还是重现元修的局面,投奔宇文泰。】
【东魏:……………………最难绷的一集,不予置评。】
大明,永乐年间。
应天府。
太白楼。
太白楼是座酒楼,高三层。
同时期,各地还有数百座太白楼。
他们除了名字一样,其他毫无关系,都是取“李太白”之意为名。
一楼为大厅,主要招待家境普通的客人。
穷酸儒生、码头工人、农民,只要舍得花几个大钱,就可以点一壶高沫,配两碟小菜,听先生说书。
“咦,怎么东魏不予置评?连皇帝名字都不提一下?”
“老倌儿,给咱们讲讲,这是为啥?”众人起哄,让说书先生讲讲东魏。
合上折扇,在桌上轻轻一拍,说书先生开口解释道,“好教诸位晓得,这东魏的开国皇帝叫元善见,亡国之君也叫元善见。”
码头做工的杨兴插嘴问道,“哦,听这名字像是胡人?”
被人打断,说书先生没有半分不耐烦,心里还挺感激这人。
因为东魏之事,说书先生不甚了解,能想起名字已是不易。
恰好趁着别人打断,好好回忆一下东魏之事,才能讲得下去,免得丢了颜面。
“然也,话说这东魏之主乃是大丞相高欢……”
“怪不得,怪不得。”杨兴恍然大悟道。
说书先生面露不悦,好不容易想起来能从高欢开始讲起,被人打断,差点忘了内容。
“什么怪不得?”
“胡人,蛮夷也,不读经典,不知礼节,像咱们汉人,哪怕大字不识一个,也该知晓一个道理。
若是知道祖宗名字,给儿孙取名的时候,万万不能与祖宗重名。
看这东魏,亡国之君取个和祖宗一样的名字,大不孝,连老天爷也看不下去,怪不得亡了国。”
说书先生:……
有没有可能,他们就是同一个人?
回过神来,说书先生仔细打量杨兴的面容,越看越像某个很讨厌的杨姓“故人”。
“你他娘的找茬!”说书先生一声怒喝,就要呼唤在后堂休息的打手。
“博士勿怪,俺这兄弟不识几个大字,一根筋。”
有宋以来,博士一词流落民间,卖茶的叫茶博士,说书的也可以叫说书博士,甚至连妓,也可以叫姬博士。
“不知者不怪。”
说书先生通情达理,绝对不是因为连续站起数人,尽皆膀大腰圆,手里还提溜着板凳,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