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如果晚上确认了恋爱关系,需要第二天白天再次确认才能生效。
(不确认则默认还是单身)
最终解释权归本人所有,现在我们可以开始做朋友了。】
~~~~~~
评论区:
〖最后一句换成:现在我们可以开始做了,朋友。〗
〖先做吧,朋不朋友的以后再说。〗
〖这个复杂了,直接九字真言就好了。〗
〖不拒绝不主动不负责?〗
〖应该是:酒后行为与本人无关。〗
〖我朋友喝多了之后,第二天睡醒直接说:昨天那个不是我,你们有事找昨天那个人,别找我!〗
〖因为喝多了没有提“免责声明”,现在已经莫名谈了111天了,对不起,只是玩梗没有不爱他的意思。〗
〖你这才叫免责声明,怎么,怕提款机生气?〗
〖我喝完酒一律按鬼上身处理,本人不承认。〗
〖微醺的时候接吻才是真的爽。〗
〖我身边的都是喝多了找前夫哥,我也是。〗
〖第二条我得改一改,喝一瓶之后的话就已经没办法负责了。〗
清朝,乾隆末年。
杭州。
“后人的酒量真是……”
“他们喝的是贱酒,嘿,你说怎么到了后世,贱酒反而登堂入室了?”
韩二口中的贱酒,即是白酒。
宋元时期,蒸馏技术进步,到了明清时期,蒸馏白酒已经普及。
不过,这酒是扛大包的民夫、底层的民众、基层的衙役、士兵喝的。
蒸馏酒,便宜,且解乏。
入喉,辣口,烧心,暖胃,冬天喝一口,还可以暖和身子。
累了一天,找家临街的小铺子,掏出几文钱,要个小菜,用粗瓷碗喝上一杯白酒,回家睡得香。
但达官贵人、士绅富豪是不喝这个的。
杭州的贵人们普遍喝黄酒。
如果你用古法喝过黄酒,你就知道白酒这玩意儿是真不好喝。
喝黄酒,雅。
喝粗粮白酒,粗俗不堪。
这便是当时人们对两种酒的形容。
北京城的人,称为:烧酒。
各地漕粮运到通州,有门路的就会搞来酿酒。
当时的通州,有大烧酒胡同、中烧酒胡同、小烧酒胡同,还有东西麦芽胡同。
“嘿,你不也喝贱酒,你还嫌弃上了?”
“我喝贱酒是因为我穷,我要有钱,我还喝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