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区:
〖虽然网上总说华夏大学来者不拒,但也不是阿猫阿狗都能来的,起码得是当地的卷王才行。〗
〖浦东某高校遇到过柬埔寨的留学生,超级卷王,中文也好,第一次见面还以为是西南少民,卷得同系同学都自愧弗如。〗
〖应该是负担不起,还有可能没渠道。〗
〖和九零年代出国留学很像,除公派外,没拿到奖学金几乎不可能去老美,当时只有极小一部分家庭能支付美元学费。〗
〖当地贵族富豪的儿女来镀金、卷王、公派,来华留学的大抵就这三种。〗
〖我还以为她会回答因为中国的城市化太高了,所以不敢来。〗
〖这是老挝的,不是柬埔寨的!〗
〖地狱笑话!〗
~~~~~~
大明,永乐年间。
金承武……不对,现在是大明从九品官员,鸿胪寺序班金维汉看见评论,鼻子猛抽几下,泪水止不住的就要流出来。
天可怜见,怎么几百年的后人,还和自己一样?
别说去大明的太学院读书了,即便想去大明看一眼,最少也要符合三个标准之一。
有时候除了贵族后人,大多数人还要同时符合两条。
就像自己一样,卷,不停的卷,成为卷王,突出自己的能力。
但即便是这样,还要机缘巧合,才有去大明的机会。
说难听一点,想去大明当太监,都需要有门路。
金维汉想起北京皇城里,和自己同姓的诸位太监婢女们,无一不是机缘巧合的卷王。
有了机会,还得会卷,女的要卷样貌,男的要卷体力、才识,要么能说会道、要么有一技之长,再差再差也得是能干活。
否则想当大明的太监宫女,做梦去吧!
别以为当大明的太监宫女很丢人,至少在吃和住这两方面,已经比九成以上的朝鲜人要好了。
甚至唐时,大多数新罗婢不是被骗去贩卖的,反而是自己主动卖身给奴隶贩子,让他们将自己卖去大唐。
有的家里还要凑点钱,讨好奴隶贩子,让他们将自己买到脾气好一些、家产多一些、待人好一些的大唐贵族之家。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常用来形容修仙。
但对唐时的新罗婢来说,如果被卖到一个好的主家,对她远在半岛的亲人来说,真的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因为唐朝的开放政策,新罗婢多存些钱,是可以把家人接到大唐生活的。
唐朝有许多半岛籍官员、士兵、百姓,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入境,在大唐安家。
想到此处,金维汉不禁就要潸然泪下,却突然想起自己现在是大明官员,正儿八经的从九品鸿胪寺序班。
家人已经随海船返回大明,未来的儿孙也是大明人,他们努力读书考科举,金家未来也能称一声士绅之家。
自己有什么好哭的?
利益面前,许多人不仅能背叛阶级,还能背叛民族。
听见门外传来朝鲜民众的哭啼、羡慕的话语,金维汉嗤之以鼻。
人啊,选择大于努力。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背地里骂我是大明的狗。
可我这个狗住的比你们好、吃的比你们好。
你们是因为我背叛了国王而骂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