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
您要能活到那个时候,她还敢篡唐?
~~~~~~
北宋。
运河船只上。
苏轼略一思索,稍显好奇的问道:“后人既然提了忠宣王,为何不提瀛王?”
忠宣王,即符彦卿。
瀛王,即冯道,早年曾效力于燕王刘守光,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
先后效力于后唐庄宗、后唐明宗、后唐闵帝、后唐末帝、后晋高祖、后晋出帝、后汉高祖、后汉隐帝、后周太祖、后周世宗,共十位皇帝。
三国演义戏称吕布为三姓家奴,然冯道被人称为:政坛不倒翁、十朝元老。
也有人认为应该将契丹加进去,这样算下来,冯道先后侍奉过五朝八姓十一帝。
有宋以来,文人多贬其德行,称他大义已亏,即便做了一些好事,也是一个无耻、无德、老奸巨猾、不忠不义之人。
一个降了无数次的臣子,注定了他在任何朝代的名声都不会好,只会被树立成反面典型。
然而,许多事论迹不论心,当你翻开史书,你会发现这个被称为不忠不孝、无耻无德之人,做了许多保全百姓、为民请命之事。
比某些被史书夸成忠臣孝子之人,更为勤政、廉洁、爱民。
廉洁、爱民,是对比出来的。
有人骂他是无节文人,有人说他是乱世圣人。
孰是孰非,谁又能分得清?
任何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都是随着时政在变化。
需要提倡忠孝、气节之时,岳王爷乃是民族英雄。
需要团结之时,朝廷闭口不谈。
某些人甚至说岳王爷是破坏团结、阻碍统一之人。
思之令人发笑。
归根到底,史书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只取决于当时的朝廷需要什么样的典范而已。
然而,历史是由百姓创造的,百姓心中有一杆秤。
他们总说百姓愚昧无知,但百姓分得清好坏。
谁对他们好,谁对他们不好,他们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纵然碍于时局,百姓不敢将真心话说出口,但他们会记在心中,一代一代的传下去。
公鸡鸣叫,太阳会从东边探出头来。
正当晌午,火红的太阳温暖着百姓。
百姓在田地旁,吃着午食,唱起熟悉的歌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