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
我的十胜十败论,脏了。
【你开挂穿越大怂,靠着穿越优势吊打金人和蒙古人,你每天搞新技术和变法,忙得日夜不停连轴转。
这时候一个大臣给皇帝写奏折,两个方案:
一:这人可是当代的诸葛亮啊,您可不能什么事都让他干,得让别人也管点事啊!
二:这人可是当代的司马懿啊,您可不能什么事都让他干,得让别人也管点事啊!
措辞一模一样的,只有名字不一样,表达的立场是不是就完全变了呢?】
。。。。。。
评论区:
〖甚至不用骂,只需要夸他有司马之能就够了。〗
北宋,汴梁。
赵匡胤:“……”
大宋的事就过不去了吗?
评论司马宣王与诸葛武侯,都能扯上大宋?
大怂……
赵匡胤可不认为是后人打错字了,后人就是故意的,嘲讽大宋怂。
可朕真的不怂。
后人嘲讽朕欺负孤儿寡母,可若是孤儿寡母真的那么好欺负,还轮得到朕吗?
朕灭孟蜀、刘汉,收吴越、江南,怎么就成怂了?
赵大心中郁气难解,棍握手中,环顾四周,才想起弘文和尚被自己派去倭岛了。
“唉……”
【诸葛亮伐魏六次,无功而返。司马懿伐魏一次,一击必中。你说谁厉害?】
【实际历史上,皇帝夸你诸葛亮再世,那你下朝回祖坟看看,是不是祖坟冒青烟了。
皇帝说你司马懿再世,你争取赶快回去看看,是不是家里房子连同家人已经冒青烟了。】
【诸葛亮是中华文明永远不可缺少的符号,用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的一句话来说:有一诸葛,已可使三国照耀后世,一如两汉。】
东汉,新共和元年(建安十三年)。
雒阳,雒水。
盟誓结束,曹丞相遣散百官,命人寻来青梅,邀刘丞相、孙丞相在河畔青梅煮酒赏天幕。
“玄德公,某有一事相求。”
事出反常必有妖,人若反常必有刀,言不由衷定有鬼。
刘备刚举起的酒杯悬在半空。
私底下,曹操称呼自己刘大耳、大耳贼。
即便因为和谈,在公开场合没有如此称呼,也不过一声“玄德”罢了。
或是因和谈之故,曹操很少用蔑称了。
但如今三人对坐,三人的侍卫也在数丈外,曹操不仅称呼“玄德”,还加上一个“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