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宣宗,虽然比不上太宗的威望,但宣宗在登基之前就有战功,文臣们也只敢悄悄摸一下虎须,不敢太过分。
好不容易熬到一个幼年登基,没有任何威望的皇帝,你还想凭军功压服群臣?
你做梦!
太祖、太宗那种说砍人就砍人的日子,谁都不想再回去了。
虽然历史上是大败,但万一这次赢了怎么办?
何况,皇帝亲征,六部重臣是要派人随行的,刀剑无眼,万一死了怎么办?
而靖难勋贵则以张辅为主,坚决不同意朱祁镇御驾亲征。
倒不是怕死,儿孙们或许怕,张辅是不怕的,毕竟是从靖难跟着朱棣拼杀过来的。
怕啥也不可能怕死。
若要打,自己领兵出征就是。
后人说拴条狗都能赢或许有些夸张。
但即便不能大胜,也不至于大败到数十万精兵损失殆尽,靖难勋贵被一锅端了。
朱祁镇昨夜以家宴之名,邀张辅入宫,本想做通他的思想工作。
其他诸事,张辅都同意,并表明将来之事还未发生,自己坚决拥戴朱祁镇的统治,不会给任何有心人可趁之机。
但唯独御驾亲征之事没得谈。
席间,不知朱祁镇怎么想的,居然让王振前来解释二人拟定的亲征计划。
“砰!”
“砰!”
“砰!”
张辅将王振按在身下,举起桌案,一下又一下砸在王振头上。
孙太后强忍着恶心,怒骂道:“你要造反吗?”
“臣请去为太皇太后守陵。”
宴席不欢而散,孙太后与朱祁镇也没治张辅的罪。
“陛下下令斩杀王振。”
经由张辅说出,一夜便传遍了北京城。
“陛下圣明。”
“是啊,都是这个阉人怂恿陛下,否则何来土木堡之变?”
这是民间好听的说法。
而在官场私下还传着一个说法:“英国公威胁陛下,若是御驾亲征,便要废帝,陛下无奈之下只得斩杀王振以示决心。”
大明,永乐年间。
“老和尚,有没有办法让以后的皇室继承人略知政事、略知兵事,不至于……”
朱棣本是随口问问,也没指望老和尚有奇谋妙计。
谁知姚广孝随后答道:“有啊。”
“???”
“养蛊。”
朱棣刚提起的喜悦之情瞬间跌落谷底。
“那还是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