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大业四年(公元608年),杨广感受到了朝廷对于北方地区掌控的缺失,看着远处的高句丽,杨广很想好好的打上一场胜仗,让自己成为更加英明神武的明君。】
【可是如果要打仗的话,运送物资很不方便,既然之前的运河很有用,那就在开凿一段运河好了。】
【于是永济渠出现了。】
【永济渠的原身是始于春秋战国时期,三国时期的曹操主持修建的白沟,为了能够尽快转运军需,杨广征发了河北地区的徭役,让上百万的百姓尽快疏通白沟。】
【永济渠建成后,引黄河的支流沁水在南边再次流至黄河,北边则是联通卫河直达涿州。】
【永济渠是隋唐大运河的北段,涿州后来成为了隋朝攻打高句丽时重要的军队和军需物品流通地。】
【大业六年,杨广再次征发徭役,疏浚了春秋时期,吴国的运河、秦丹徒水道和南朝运河,将它们连接在一起,构成了江南河。】
【至此,隋唐大运河才算是基本修建完毕。】
【至于为什么要说,运河所带来的功绩要问问修建运河的百姓有没有杨广一份,是因为修建的过程。】
【隋唐大运河确实为后世带来了很多的好处,就连后面元朝修建的京杭大运河,也是在隋唐大运河的基础上进行疏通和增减的。】
【这样一条可谓是福泽后代的运河,在修建时,却因为杨广的催促,变得血腥和残酷。】
【当时杨广最先疏通开凿的是通济渠和邗沟,杨广下令,当年三月份开始动工,这么庞大的工程,杨广却只给了半年的工期,也就是说,到了当年的秋天,杨广就要派人验收了。】
【可是想也知道,古代的劳动人民怎么可能建的这么快?杨广的残暴此时已经初现端倪,谁都不愿意尝试延误工期带来的后果,所以监工的官员们,只能选择压榨民夫。】
【监工为了赶工期,逼迫前来服徭役的百姓昼夜不停的劳作。】
【也不知道和营建洛阳相比,到底是哪项工作更加折磨人,疏通水道,百姓们要时时刻刻泡在水中,这般昼夜不停,很多百姓的下半身在水中泡烂了都不能停歇。】
【这些运河,每疏通一分,就带着一分隋朝百姓的鲜血,征发的徭役有上百万人,在这期间被折磨死的,就有三分之二。】
【剩余的几段河道也不例外,都被杨广像是急着投胎一般催促着疯狂赶工。】
【永济渠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已经竣工,堪称是一个奇迹。】
{登基之后立马就开始准备修建运河?好家伙,看来杨广早就在心中设想到底应该如何当皇帝了啊!}
{毕竟他家父皇已经给他做出了榜样,杨坚仁寿四年修建的永通渠带来的好处,已经足够杨广记住了。}
{既然有了永通渠,为什么杨广还要修建新的运河啊!}
{永通渠当时已经不够用了,当时的隋朝社会比较安定,百姓们开始追求更多,南北往来成为了隋朝人民的迫切要求。}
{而且杨广自己也想出去玩儿,修建运河不只是为了联通南通南北,也为了能够让杨广随时随地下江南!}
{上百万人?这也太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