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儿子指望不上,无需有压力,只是去见见世面的言论,听得迎春又感动又羞愧。
她何德何能遇见这样明事理的婆母。
便是孙冒祖也乐呵呵道:“奶奶放宽心,权当替为夫先去走一遭。”
不是所有人都如此开明,有不少心生向往的直接被自家爹娘骂败坏门楣,女子岂能抛头露面。
这种风气越往南越少。
不少被娇宠的女儿激动痛哭,直言要去让天下男子见识一番她们女子的风采。
谁说女子不如男!
得知此消息的宝钗心乱如麻,她分明是想借黛玉被万人唾弃,孤立无援时让人趁虚而入。
怎么会这样?
第134章赴约
女子科举可谓千载难逢,若第一次不成,便再无未来。
给几位手帕交整理往年科举试题的黛玉听闻已有女眷入京,吩咐雪雁拿了才写的帖子,再去品茗居定包厢。
已跟着给数家府邸千金送过题册的雪雁问:“姑娘可是想教那些刚入京的姑娘们?”
“哪里谈得上教,不过是互相交流学习。”看着一脸崇拜的雪雁,黛玉虚点一下人:“给你的那些可都瞧了?”
自赐婚圣旨下来,松一口气*的雪雁开始跟夫人身边的老嬷嬷学习如何帮着夫人管理府上诸事,便是照看孩子也跟着学了不少。
今生那年初相遇,雪雁早已下定决心要一辈子伺候姑娘,更何况她们前世就是主仆。
雪雁装糊涂道:“我这就去帮姑娘订包厢,正好还能帮姑娘带一份城西街角那家的桂花糖糕,新出锅的最好吃了。”
黛玉唤住人道:“雪雁姐姐不想同我一起入考场吗?”
和姑娘一起考?
一瞬心动的雪雁想着前些日子赵嬷嬷的打趣,她才不要嫁出去,离开姑娘。
雪雁摇着头摆手:“我考不了的,雪雁就在家给姑娘把饮食安排明白,等着姑娘金榜题名。”
并不知雪雁为何如此排斥的黛玉只得让人先去,随后唤了与雪雁关系最好的竹翠来。
“你可知你雪雁姐姐因何不愿科举?”
这她还真知道。
她们也跟着姑娘识了字,却不似雪雁是姑娘的伴读乃正经良民,作为姑娘身边的第一人,府中不少适龄儿孙的暗中打听过。
她曾在玩闹时问过,雪雁姐姐一本正经说要跟着姑娘一辈子,不嫁人。
若放在旁人家,难免有想爬未来姑爷床的嫌疑,但林家从老爷到如今洁身自好的二爷,皆未有通房,更别提明里暗里提示她们的嬷嬷。
能做正房,谁愿意做小,尤其姑娘待她们如姐妹。
听闻是因害怕提了身份,有好姻缘会将她随意嫁出,再不能伺候姑娘。
黛玉有些哭笑不得,若非自己愿意,她哪里会随意指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