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休整时,胤禛连下数道命令,更是派遣了暗中跟随的一队暗卫归京,无论何种情况,务必保全黛玉与林家。
做完这一切,望着漫天繁星的胤禛开始依照惯例给黛玉报平安并绘制当下地形。
知晓四哥哥安全的黛玉沉沉睡去。
自得了黛玉的符咒,迎春再未做那个噩梦,脸色肉眼可见的好起来。
待出席黛玉所邀的诗会,迎春的好气色被不少相熟之人打趣,便是被不少小官家眷追捧的宝钗都主动上前同迎春几个说笑。
正值桃花盛开,这一次诗会便拟了桃花为题,又拈阄限了韵、调。
有了题,微月便点了一支梦甜香,众人便思索起来。
一时黛玉观花有感,提笔落下《桃花行》三字。
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
……
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
恍恍惚惚中她似乎看到一个孤女寄人篱下的数载光阴,又似看到大厦将倾下的无可奈何,情难自抑。
待最后一笔落下,黛玉不禁滚下一滴泪珠,似为旁人又似为自己。
旁边伺候笔墨的丫鬟赶忙递了帕子,“姑娘,您?”
道一句无妨的黛玉搁笔再看,心中划过一丝怅然,她刚刚怎么会做了这样的诗。
摸着有些空荡荡的心,黛玉看着香燃一半,将写好的诗团成一团弃在一旁。
提笔写下一首新的《桃花行》,还有拈得的《西江月》、《唐多令》几首。
香尽之时,场上大半已写完。
见有丫鬟开始收诗稿,宝钗笑言:“上次无缘得见,今儿我可要先品评一番林妹妹的诗。”
有不顾及宝钗身份的,直接笑出声:“薛格格有所不知,咱们这诗皆是要抄录之后匿名点评的。”
已见过宫中嫔妃不见血的刀光剑影,这点子下脸面的小事宝钗并不放在心上。
她在乎的是自己能不能碾压林黛玉,碾压一众京中闺秀。
若放在贾府,凭借着各方人情世故,宝钗必然能一举夺魁,偏如今不看这些,只认作品。
最终黛玉所作的三首各夺了魁首,各家闺秀皆有作品被选。
最得意自己诗词的宝钗只有一首入榜,不止与迎春、探春一般,更是与同有诗入榜的甄英莲和林黛玉的伴读雪雁一般。
宝钗脸上的笑险些挂不住,一旁的雪雁却通体舒坦。
她从未忘记当年姑娘第一次作诗,李纨说什么宝姑娘的诗含蓄浑厚,胜过姑娘的风流别致,力压一筹。
若说上辈子雪雁不过略跟着念了些书,于诗词上不够精通,而今她可是也能上榜的人。
什么珍重芳姿昼掩门,这样的人又怎会前世今生做出与诗相违背的事情。
有道是字如其人,诗同样如此。
迫于无奈来维持自家生计的法子有千百种,一如那只有母女二人撑起的桂花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