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黛玉一面命紫苏将花篮挂到外间,一面又说若缺什么同雪雁讲,小丫头忙不迭应声。
送人离去后,雪雁帮着挑选珠花,正好瞧见紫苏给姑娘眼下敷粉,问上一句见姑娘不肯休息。
趁姑娘晨练的功夫,雪雁小跑去小厨房叮嘱做些安神的汤水糕点来。
用过早膳,黛玉主仆几个才要去正院,便有婆子来报荣国府老太君命人送了首饰头面来说可出门穿戴,想要给姑娘请个安。
黛玉身为晚辈,自不会在这种事情上违逆长辈要求,一旁雪雁却心下气愤不已。
出门穿戴,巴巴这个时候送不过是想姑娘于两日后的王府宴会上穿戴,以此来展现一份慈爱,展示两府和睦。
当年姑娘便是被这样一点点的物件和所谓的关切‘哄’了真心,那时以为老太太是真的疼惜,她为姑娘高兴,没了老爷夫人,至少还有老太太。
因紫鹃是老太太给的人,她心甘情愿让位,她天真的以为老太太与紫鹃是真的一心为姑娘,她便跟着听之信之。
这些年她冷眼看着紫苏几个时不时提点二三等的丫鬟,虽不至于倾囊相授,不知比那时紫鹃从未真的教她们强上百倍。
还有老太太你何曾给了我们姑娘两分真心,便是旧了的纱窗都是在领着刘姥姥逛园子才命人找出换上。
现在想来,雪雁都心如刀割,她真的傻,竟信了那些话,没有什么比行动更能证明,且瞧瞧四贝勒。
真的疼惜姑娘又如何会不知姑娘纱窗不知旧了多少年月,不哄姑娘好歹用些饭菜,一味送些果子貍一类难以消化的荤菜,不及四贝勒万一。
今日前来的婆子是当年被贾赦抄家后提拔上来的老人,夫家姓吴,当年便是因有赖嬷嬷一家不得重用,处处被打压,而今一朝翻身便有些张狂起来。
一身华服的吴婆子进屋笑盈盈上前向黛玉问安,满口说着老祖宗如何想念姑娘与姑奶奶。
见黛玉反应平平,顺着丫鬟拿来杌凳一屁股坐下的吴婆子翻开红木匣子,“姑娘瞧瞧这头面,上面的宝石可是老太太亲挑的。”
个个晶莹剔透,鸽子蛋大小的宝石,库里不知堆了多少匣子落灰的黛玉主仆并不觉有什么。
吴婆子却有些爱不释手,这样一颗便足够他们一家滋滋润润过一年,一副头面或大或小嵌了数十颗。
“当年姑奶奶出嫁,老太太都没陪嫁,可见老太太多喜,”吴婆子一句话未说完,有丫鬟来报苏公公来了。
已经开始魂游天外的黛玉道一句请,早已听不下去的雪雁快速应声掀了帘子迎人。
甫一进门,苏培盛打千见礼,“奴才苏培盛参见固伦平宁公主。”
名号一出,吴婆子顿时惊出一身冷汗,府里因大姑娘元春入了东宫,三五不时便有前来打秋风的太监,不说她们便是太太、奶奶们都不敢得罪。
而今苏培盛与院内小太监的请安声打碎吴婆子来时的高傲,她怎忘了这位还是皇上封的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