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阎埠贵又补充道:“哦,对了,我刚刚提到的他家房子,就是我之前跟你说的那个四合院——中院的正房,正好跟贾家对门,就是贾梗家。那里的环境可清静啦,邻里之间也都特别和睦,绝对是个适合过日子的好地方哦!”
可以看得出来,阎埠贵为了说这番话,可是下了一番功夫去修饰呢,把何雨柱夸得那叫一个天花乱坠啊!就是言不贵心里嘀咕:((lll¬w¬)是不是夸奖过头了!)
在原剧中,何雨柱一直被大家称为“傻柱”,这个称呼多少带有一些戏谑和调侃的意味。可此时此刻在阎埠贵的口中,何雨柱的形象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阎埠贵将何雨柱描述成一个忠厚淳朴、可靠勤恳、有文化内涵、思想觉悟高的人。他不仅没有提及何雨柱相亲失败的那些过往,反而着重强调了他在邻里之间的口碑极佳。这样的描述,让冉秋叶不禁对这个未曾谋面的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冉秋叶自幼在充满书香气息的环境中长大,对于家庭环境和对方的人品、文化素养有着格外高的要求。当她听到阎埠贵对何雨柱的这番评价后,心中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这时冉秋叶突然想到了明天要去棒梗家家访的事情。她暗自下定决心,要趁着这个家访的机会,亲自去认识一下这位被阎埠贵如此夸赞的何雨柱。
第二天清晨,太阳还未升起,冉秋叶便早早地起床了。她迅速整理好教案,然后坐在梳妆台前,对着镜子,仔细地梳理着自己的头发。镜子里的她、面容姣好、眼神清澈、可在她平静的外表下,心中却多了一份异样的情绪。
阎埠贵的描述一直在她的脑海中萦绕不去——那个住在四合院的青年,似乎真的如他所说,是一个朴实又上进、有文化内涵的人。冉秋叶不禁对这次的家访后的邂逅充满了期待。
她穿上那件最得体的蓝布小袄,这件衣服的颜色如天空一般湛蓝,纯净而明亮,给人一种清新雅致的感觉。小袄的剪裁十分合身,恰到好处地勾勒出她纤细的腰身,显得她身姿绰约。她精心搭配了一条精致的丝巾,那是一条淡蓝色的丝绸围巾,上面绣着细腻的花纹,仿佛是春天里绽放的花朵,为她的整体造型增添了一丝优雅和柔美。
她手中提着棒梗的学业报告,这代表着棒梗在学校的学习成果。
她的脚步轻盈而优雅,仿佛每一步都踩在云端上,没有丝毫的重量。她的步伐轻盈地走向四合院,心中充满了期待和好奇。
路上阎埠贵昨天的话还在耳畔回响:“何雨柱,他是扎扎实实过日子的好人,值得托付。”这句话就像一阵微风,轻轻地吹过她的心头,引起了她的注意。那份美化,让冉秋叶的好奇心更盛,她不禁开始想象这个何雨柱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或许在这个四合院里,真有份意想不到的缘分在等着她。她一边走着,一边在心中默默期待着即将到来的见面,希望能有一个美好的开始。
---分割线---
午后的阳光慵懒地洒落在四合院的每一处角落,那灰墙在这温暖的照耀下,泛着柔和的暖意,仿佛被时光精心雕琢过,散发着古朴而宁静的气息。
冉秋叶推着自行车,脚步缓缓,踏入了95号四合院。她的步伐看似平稳,然而心头却好似压着一块沉甸甸的巨石,让她有些喘不过气来。
冉秋叶是一位年轻而充满朝气的女教师,站在教育的舞台上,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对学生的热爱而闻名。她对待学生,就像一位慈爱的大姐姐,用心呵护着每一个孩子的成长。
冉秋叶身上带着些许文青气的执拗,她坚信只要付出足够的努力,就一定能够改变那些调皮学生的命运。今天她特意前来家访,主要是为了棒梗这个孩子。
上学期的学费,棒梗家至今仍未缴纳,而这学期的费用又已经开始催缴了。冉秋叶轻叹一声,心中有些无奈,她轻轻地拢了拢额前的碎发,思考着该如何与棒梗的家长沟通这个问题。
棒梗在学校的表现,着实让人又爱又恨。他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脑袋瓜灵光得很,让老师们都不禁为之赞叹。可他却顽皮捣蛋成了习惯,成绩也因此不断下滑,逃课事件更是频繁发生。
作为班主任,冉秋叶觉得自己不能再坐视不管了。她深知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面对棒梗这样的情况,她必须要采取行动,帮助他走上正轨。
冉秋叶定了定神,深吸一口气,仿佛要把所有的不安和紧张都吸入腹中。然后她像一个坚定的战士一样,径直走向中院一大爷家的耳房。
当她推开那扇略显陈旧的耳房门时,一股淡淡的艾草烟味如同一股温暖的春风,轻轻地吹拂在她的脸上。这股味道,混合着岁月的痕迹和生活的烟火气,让人感到既熟悉又安心。它仿佛是这个家庭的独特印记,诉说着这里的故事和情感。
屋内贾张氏正坐在方桌旁,她的脸上写满了忧愁和焦虑。显然她早已知道冉秋叶会到访,并且心中也大概猜到了对方的来意。
冉秋叶礼貌地微笑着,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绽放的花朵,清新而又温暖。她将自行车轻轻地靠墙停放好,然后走到方桌前,缓缓地坐了下来。
她的声音清亮悦耳,宛如山间潺潺流淌的清泉,给这个略显压抑的房间带来了一丝生机和活力。
“贾婶,打扰了。”冉秋叶的开场白简单而又客气。她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我今天来,主要是想和您聊一聊棒梗的事。”
贾张氏的手不自觉地搓动着,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紧张。她连忙说道:“( ̄_ ̄|||)冉老师,您坐,您坐。棒梗这孩子,是不是又在学校闯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