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快进三国 > 第三百八十九章 三才大阵(第6页)

第三百八十九章 三才大阵(第6页)

他们行动极其迅速,不过两三轮炮火后,就立即扑了上来。他们冲锋的时候,云弩不断,冲到近前有手榴弹、炸药包层出不穷。

张合感觉自己的炮火如同打在泥沼中一般,根本使不上力,他极其狼狈的命人组织抵抗。

这超级三才大阵是诸葛亮根据赵云提出的“三三制”构想,结合自己对三才阵的理解,融合贯通出来的。

三三制战术最早起源于抗日战争期间,成熟于国共内战,大量运用于抗美援朝战争,是我军步兵训练大纲中的一种步兵“班组突击”战术。

它以班为单位分成三个战斗小组,每个战斗小组三人,为便于相互接应,一般排成三个梯队。

三人战斗小组呈三角进攻队形,每名士兵分工明确,进攻-掩护-支援。班长、副班长、组长,各带一个战斗小组行动。

战斗小组进攻时,两名士兵在前,组长在后,呈三角阵型,三个战斗小组组成一个战斗班,三个战斗班组成一个战斗群,进攻时呈“散兵线“队形展开。战斗班展开时士兵根据组长或班长指令随时变换战斗队形,战斗群展开后用“口语“、“手语“、“军号“或“旗语“来传达战术指令,一个总数27人的战斗群完全展开可以覆盖800米宽的战线。

这样的战术,即使是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我志愿军面对拥有坦克、大炮、飞机等重火力,依然能够克敌制胜。

需知诸葛亮的治兵能力有多强大,这些时日在崖平关虽是练习时日不长,但也已经初具规模了!

在诸葛亮持续不断的进攻下,面对不断抛出的手榴弹、炸药包,张合损失了火炮四门,寨门也被炸开了三回。

所幸张合一代名将,拼死抵抗,才得以保证营寨不失!

在这烽火连天职中,张合屹立于营寨高墙之上,此刻他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他目光坚毅地望向麾下的将士们,声如洪钟,大声鼓励道:“诸位将士!如今我们坚守着这座营寨,处境虽艰,但切莫畏惧。此刻敌人攻得越急,说明他们处境越加艰难。越兮将军的援军顷刻将至,我们只需坚定信念,顽强守卫。这里每一根栅栏、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的战场,相信不久之后,越将军就会如神兵天降,与我们一同击溃敌军,活捉赵云、诸葛亮!”

将士们的军心重新被振奋起来,强弓硬弩、火炮礌石都被重新搬到城头,开始痛击诸葛亮的大军。

终于诸葛亮的大军,退了!张合长长吁了口气。

可这口气并没有休息多久,诸葛亮大军却再度攻来,仍然是那三才大阵!

幸好,这一次进攻迅速,退的比上次也较为快速。

张合迅速命人修筑工事,他不愧是一代名将,虽然武艺在这个时代并非出类拔萃,但却胜在通识变量,善处营陈。

当诸葛亮第三次以三才大阵攻上来的时候,张合已经明白,守住工事比击杀敌人更加重要。

果不其然,诸葛亮没有攻打多久,就又退了。

这里的工事之坚固,即使诸葛亮的大军全部押上,也未必能快速拿下,更何况是分批次的车轮战。

张合也明白,诸葛亮这是不得已为之,他们一夜行军至此,就马不停蹄的攻打自己。要想得到休整,就只能这样分批次进攻,或许可得一丝机会。

可惜,他们遇到的是自己。

张合等着诸葛亮的第四次进攻,可久久未曾等到。

张合令探子出营打探,得到消息:“他们刚刚在营寨北边渡河了!”

张合不由大怒:“好一个明攻营寨,暗渡湘水!”

原来诸葛亮一到冷水滩,就将军队分为三队,一队攻城,二队修桥,三队休息。

一队攻城结束后,二队桥也修完了。

于是二队休息,三队攻城,一队顺利渡江。

而此时张合正疲于应付第二波的攻城,哪里能够猜到诸葛亮的渡江计划。

待三队攻城结束不久,休息完的二队已经开始攻城了,只是这一次攻城却是相当出工不出力,毕竟他们的目的是掩护三队渡江。

张合见诸葛亮第三次进攻如此敷衍,还道是诸葛亮已是强弩之末了。

等到探子外出打探时,第二队都已经只能看见队尾跑到浮桥中心了。

此时,天已近黄昏,第二队由于刚修整完,进攻又不甚猛烈,是以跑起来是相当有劲啊!

诸葛亮此举既能够立时攻城,又完成了铺桥,还进行了休整,最后还安然渡江,可谓一举四得。

一名副将问道:“那我们追吗?”

另一名副将立即道:“不能追!这很可能是诸葛亮的奸计!”

“奸计?”张合一时谨慎了起来。

“不错!据我所知,这是诸葛亮第三次渡江了,这必然是他久攻我营寨不下,想引我们出寨,好趁机拿下!”

“可是庞副将,一旦我们不追,岂不是坐视他们离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