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这会儿他也在滴咕,周济民到底是想买哪一件?我应该怎么报价呢?
太贵了会把周济民给吓跑,太便宜了,他自己吃亏。
出来摆摊的人,见惯了场面,多少都会因利是导,看人下菜。
眼前的周济民,穿着普普通通,手上也没戴什么收拾,无名指上面也没有十分明显的截止痕迹。
要么就是一个行家,要么就是真不喜欢穿金戴银的家伙。
衣服质地还算,也没有太多的补丁,那么家境应该是还行的。
询问这两件金鸡独立摆件,应该是买回去摆家里装饰的,家庭肯定不会很差。
正当摊主胡思乱想的时候,周济民却突然开口,“我只想买一个摆件,可以吗?”
“一件?那不行,您拿了一件,剩下的这一件我怎么卖呀?”
摊主想都没多想,直接否了。
“可是我只要一件啊,多一件我也不想要啊,再说了,我也买不起。”
“嘿,同志您可真有意思,您买不起的话,那您可以看其他的呀。”
“那不行,就这件还不错,我不想换其他的。”
“您要是想要的话,得两件一块买才行。”
两人就这个事情,争执了好一会儿,都没有消停下来呢。
直到后面,摊主都拿周济民没办法了,“您都没问价格,怎么就知道您买不起呢?”
谁知道后者顿时眼睛雪亮,“难道很便宜?要不要一毛钱?”
噗!
一听此话,摊主差点一口气没上来,就这么去了。
真的是,太欺负人了。
一毛钱?
摸都不给你摸一下呢!
反正摊主是脸黑得不行,语气十分不耐烦地道:
“那同志您还是别买了,您去别家看看去。”
就这个出价,摊主都不想跟周济民浪费口舌了,要不然,继续纠缠下去,吃亏的只会是他,而不是周济民。
一毛钱的价格,有这么砍价的吗?
太狠了!
“别介啊,您家的这个摆件,我还是蛮喜欢的,就是一下子要买两件的话,我是真的买不起呀,要不您说说看多少钱?”
水磨功夫嘛,周济民也不差那点儿时间了,所以很有耐心地跟对方聊着。
又闲扯澹了一会儿,两人这才开始讨价还价。
只见周济民把手放到对方衣袖里面,然后跟对方的手握一起,开始报价。
所谓行有行规,为了不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报价,一般都是袖里拉手或者拉手比价。
这种办法在古代十分流行,放现在的话,也就存在于古玩等少数几个行业了。
很快,摊主比了一个三百二十块的价格。
周济民顿时很想翻白眼,然后直接比了一个十块钱的价格。
两人你来我往,讨价还价了好一会儿,最终还是有差异。
那就是一百块两件摆件,周济民觉得贵了,只出七十五元。
最后摊主没办法,指了指摊位上的东西道,“这样吧,你再从我的摊位上挑一件,总共一百块三件,怎么样?”
这正中周济民下怀,可他怎么可能会马上答应下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