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好景不长,到了五八年的时候,由于小岛市民收入水平普遍不高,加上房价增长太过夸张,同时正府管制炒楼花的行为。
导致物极必反,楼市价格十米大跳水。
秦京茹她们四女听完之后,震惊到张开了小嘴,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紧接着就是六零年代了,工业化快速推进,小岛经济起飞,人口也迅速突破了三百万,居民收入激增。
同时,外资大规模涌入小岛,进一步加速了楼市的繁荣。
所谓物极必反嘛,经济都是有规律可循的。
现在已经是六三年年底了,明年还能再繁华一年,到了六五年,必然会跳楼,楼市一片萧条。
她们四个女人,哪里听说过这些呀?
“这些都是我对小岛经济的一个大胆预测,要不然,这次我也不会来小岛的。”
周济民呵呵一笑,接着说道:
“刚才我说的这些,你们知道就可以了,千万不要跟外人提起,哪怕一个字都不行,知道吗?”
“那肯定了!”秦京茹第一个应了下来,跟守财奴似的,“这是我们家的制胜法宝,老公我们肯定不会跟外人说的。”
关玲她们三女也表示赞同,周济民笑了笑,道:
“其实你们就算真跟别人提起,估计人家也只会当你们是吹牛皮呢。”
大家顿时笑了,想想也对啊,没谁会在意这些言论的。
一般人,都是马后炮,真正事前能有这个眼见的,并且还能做到的,都已经身家百万了。
又闲聊了一会儿,周济民给她们明确了一下,一些紧俏楼房,可以先不要动手,但一些好出手的楼盘,可以抓紧时间。
小岛楼市繁华,就算这百多万美金和八十多万港元,投资到楼市里面,也是稳赚不赔的。
当然了,如果真的是炒楼,可以在明年年底之前,卖掉。
然后等六六年之后,再买回来就是了。
“不过,你们炒楼归炒楼,家里的这四套别墅,你们可不能卖,这是家,知道吗?”
对于周济民这个警告,四女都表示,那肯定的。
毕竟一旦真卖掉了,又没有及时通知到周济民,那岂不是麻烦大了?
说完那些现金流的处置办法,周济民又跟她们聊起出版社和安保公司的管理问题。
这个其实很简单,不需要太过复杂。
稳打稳扎,慢慢来。
公司的管理,最重要的就是人事和财务这两项,只要牢牢把控住,公司就不会出问题。
在山顶别墅快活了两天,第三天晚上,周济民这才离开别墅。
他要去找大华公司那边签收那五万双儿童鞋。
郭厚德带着几人,在码头的仓库等候。
看到一个驼背老头开着一辆普通的日产车过来,郭厚德等人都有些懵。
“你们好,我的货到了吗?”
“在后面,你可以清点一下。”
说罢,郭厚德等人就帮忙把仓库大门打开了。
然后就等着看周济民准备怎么做。
毕竟,五万双儿童鞋,一辆日产车,根本不可能装得下嘛。
周济民当做没有看到郭厚德他们奇怪的眼神,而是直接开始干活。
日产车确实装不下那么多鞋子,但没关系啊,他又不是马上就装货。
检查了一下鞋子,然后他就驱车离开了。
过了不到半小时,一辆大家都没见过的大卡车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