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天怎么这么晚过来?还有十五分钟就开会了,踩点啊你。”
踩点不是很正常吗?
“老师您怕是忘了吧?我在北大什么时候不是准点上下班的?”
嘎!
老段顿时想起来了,别人恨不得拖堂,给学生们多讲一些知识。
可自己这个学生真乃奇葩,半秒钟都不会拖沓的。
似乎多拖了他一秒,跟要他命一样。
这么说来,他提前十五分钟,已经很给面子咯?
不远处的华老也看到周济民了,径直走了过来,笑着恭喜道:
“老段,你的这个学生是真厉害啊,数学天赋很棒,没想到在计算机研发方面也是出类拔萃呢。”
“我这个老头子,居然被他给超越了,到现在我还跟做梦一样。”
华老领导的超级计算机研发工作,现在已经暂停了。
不暂停也不行,因为相比模彷国外的晶体管计算机,还不如在集成线路上发展呢。
毕竟后者的运算速度和延展性,吊打晶体管。
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最近这段时间,华老带着中科院的教授、研究员等,就是在全面了解电脑技术。
为下一步的超级电脑的研发做准备。
“别说你做梦了,我到现在都还很吃惊呢。”段学复也是摇头,颇为感慨万千:
“领导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我还问领导,是不是同名同姓的?”
全国上下,姓周的人没有一千万,少说也有几百万吧。
类似周济民这样的人名,肯定有不少。
毕竟这个名字太常见了。
大家一听都乐了,华老哈哈大笑,周济民尴尬地看鞋子。
“领导说周济民研发的电脑比国外的计算机还厉害,我心说,我连计算机都没摸过,咋知道厉害不厉害?”
眼瞅着老段还在吹嘘,周济民脸红不已,赶紧拉着他去一旁了。
再聊下去,就要社死了。
角落里,华老也跟了过来,三人简单闲聊着。
当然,华老可不是闲人,来找周济民聊天,最多也就闲扯几句,很快就转入正题,咨询起一些细节。
超级电脑想要研发出来,并不是简单的把众多电脑组合一起就可以了。
首先一个就是散热问题,这是一个不可避免,也是首先需要面对的难题。
其次就是能耗问题,这个问题更是讨论的重点,并且备受关注。
主要是能耗问题跟国家实力息息相关,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人力物力,都需要进行协调解决才行。
最后是人才问题。
建国至今才短短十几年,人才紧缺,特是计算机方面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
要不然,也不会让华老这位数学大老,领导和主持超级计算机的研发工作了。
更别说,周济民研发的电脑,涉及的新兴领域更多,集成电路、存储器等等诸多方面,全都是新技术。
换句话说,就算是现有的计算机研发人员,也需要重新学习才可以。
那么如何协调,尽可能地招揽更多人才,就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