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北大和清华两所学校的教授们过来了。
还没坐下来,他就被对面的几名教授的激动眼神给弄懵圈了。
大哥们,别这么看着我,我不搞基呀!
随后一交流,才知道他们之所以激动,是因为他刚才的举动。
很有可能推动计算机在内地的发展与进步,迈向一个新的大台阶。
“别这么说,我之所以这么做,也不单纯是为了清华北大的计算机技术发展,其实是我自己想偷懒。”
他如此谦虚的一句话,引得大家对他充满好感的同时,也纷纷大笑起来。
正推门进来的老林闻言,笑骂道:
“他没说错,他就是太懒了。不过,我希望他能更懒一些,发明创造更多技术出来…”
说罢,技术论证会议,便开始了。
前面是技术前景,讲给领导们听的,俗称画饼。
但又不完全是画饼,毕竟计算机这东西,周济民可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
空间里还有电脑这种实物呢。
只不过,计算机这东西,太依赖庞大且健全的工业体系了。
以当前国家刚刚完备的工业基础,还是别想一口吃成胖子了。
脚踏实地,慢慢干活!
其实国外的计算机普及速度很快,ib司的7090这一款全晶体管计算机,很多大学生都有购买呢。
几年前,中科院也彷制了一台计算机,叫103计算机。
运算速度是每秒三十次,算上其他单位彷制的,总共生产了49台。
这就是现阶段,内地的计算机水平。
而ib司的7090计算机,每秒钟可以执行十万条指令。
这巨大的差距,简直令人窒息。
形式如此严峻复杂,怎么办?
当然是奋起直追咯。
领导们都很支持,主要是周济民的大饼画的好。
他没有选择彷制国外的计算机,而是直接一步到位,造一台八十年代左右的计算机。
相关的工业基础,没有一两年,肯定做不到的。
造这么一台计算机,从技术上面来说,很难。
现阶段,内地只有中科院的部分研究员,才有这方面的经验。
而且相比103计算机,周济民想要造的这台计算机,二者之间有三十多年的技术代差。
因此,当教授们看到他公布的部分技术资料,直接惊呼了起来。
一个个都认为不可思议,天马行空的想法,无与伦比的美妙等等。
旁听的老林等领导们,都看得目瞪口呆,真的有这么好?
他们都不是很懂技术,对计算机更是两眼一抹黑,完全不知道是咋回事。
但参与过103计算机设计与研发的教授们,可太懂这些技术了。
82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