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享受了应该享受的一切,那么承担这些东西所带来的责任,便成了理所当然的事。
应下之后,老段便十分嫌弃地让他离开了。
接下来几天,他就剩下两件事了。
一是盯着摄像头,按部就班地守着高永望,等候火凤的出现。
二是准备周末的食物。
距离周末休息还剩下一天的时候,周济民从外面搬回来不少东西。
黄小花看到一个巨大的箱子,眼睛瞬间瞪直了。
“周大哥,这里面都是些什么东西呀?咋这么沉?”
两个板爷帮忙抬着,瞧他们脸上的表情就知道,这箱子很沉。
当然沉了,因为里面放了很多冰块。
“等会儿再说吧。”
周济民忙着指挥板爷帮忙把东西都放到厨房门口。
现在已经是十一月了,气温已经来到零下左右了。
这个温度很低了。
一旁的秦京茹,坐在厨房门口,抱着周清怡在烤火呢。
看着周济民忙碌的背影,也是一阵咂舌。
前几天就听周大哥说了,这周末,他的学生会来家里做客。
因为有将近三十人,所以需要准备不少食物才行。
光是只靠家里的这点菜,也不是说不够,就是太单调了一些。
所以,搞点河鲜或者海鲜,丰富一下菜谱,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在这个年代,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猪肉才是最好的食物。
很少人乐意吃牛羊鱼等之类的肉,因为这类肉费油。
其实,很多家庭富裕的人,都会去买这些食物。
毕竟总不能天天都吃猪肉吧?
虽说这个年代胖子几乎很少,但其实依然有很多胖子。
光是南锣鼓巷的四合院,就有两个大胖子了。
家庭富裕一些的孩子,也容易出胖子。
只不过相对而言,比例很小很小而已。
周济民今天从鸽子市里买了不少海鲜回来,这是他之前跟人预定的货。
对方从外地进货过来,这次搞来了一条大石斑鱼。
这玩意儿,也叫龙趸。
为了保证鱼的新鲜,听说是宰杀之后,就用冰块冷冻起来了。
并且是活缔法杀鱼,这样才能保证鱼肉的鲜美,确保运输过程中不会因此导致鱼肉变味。
活缔法处理海鲜,看来是真正的吃货。
要不是为了避嫌,周济民真的很想去请材料厂的南易过来帮他处理这条大石斑鱼了。
后者毕竟是酷爱研究美食的厨师,对食物的了解,肯定比周济民通透得多。
傍晚,丁秋楠她们也回来了,看到厨房门口摆放了不少东西,也惊得不行。
小金鱼更是缠着她大哥,询问今晚吃什么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