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直呼不错,也没人有异议。
像现在最流行的什么卫国、建国、建军等等,前几年的援朝等,这种烂大街的名字,绝对是这个年代最容易重名的名字。
特别是周这个姓氏还是百家姓中的大姓,虽然不如前面几个大姓的人多,但绝对不少。
以周济民的名字为例,在全国少说也有几千上万的重名人数。
聊了名字之后,杨夫人又拉着丁秋楠她们去了隔壁,讨论一些不适合男人听的话题。
等丁秋楠出来的时候,已经满脸通红了。
其实这些事情,张宛童也提过。
比如卸货后多久可以行房之类的事。
到了晚上,不少朋友再次登门。
最让周济民意外的是大领导居然亲自登门了。
这才是真正的贵客呀。
“你小子是个有福气的人,一次就一个好字,不错!”
老林笑声爽朗,他夫人则拉着丁秋楠去了另一边。
后者的身体已经恢复得七七八八了。
只要不是大动作,已经跟平时没什么差别了。
唯一让她不开心的是,身体胖了不少。
并且接下来还要继续多吃营养,要不然两个孩子可不一定够吃。
实际上是两个半。
周济民不是喜欢喝,毕竟那味道不算好,但他就是稀罕她的水果摊。
他有些郁闷的是,同样是水果摊,人秦淮茹就可以在还没生小槐花的时候就有奶了,可丁秋楠却没有。
而且认真来说,丁秋楠吃的营养比秦淮茹的更好。
或许,可能是身体体质的缘故吧。
客厅里,大领导闲扯了一会儿家常,接着就提了一嘴他的学业水平。
这事咋说呢?
周济民相信,大领导肯定很清楚。
之所以问,恐怕只是一个引子,真正的事在后面。
所以他直接回了句马马虎虎。
大领导直接笑骂,就没见过你这么谦虚的人,你到底在怕什么?一直藏着掖着?
对此,他只好沉默不语。
现在已经是六零年代,距离真正的大事,只剩下五六年了。
洪流裹挟之下,几乎没人能抵挡得住。
这种事他能做的,只有尽量去规避风险。
螳臂挡车的傻事,他干不来。
尽管他沉默,但大领导可不管这些,直接开门见山地说了起来。
还债!
从前年开始,轧钢厂就因为周济民,进入了更高层的视线中。
而在过去的59年,轧钢厂更是飞速发展。
带来的成绩,更是让上面的领导侧目不已。
因此上面的领导便开会讨论,想要用轧钢厂来做试点,看能不能再孵化出另外一家轧钢厂?
而老林作为工业这一口子的负责人,当仁不让地接过了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