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她家这事后,便说帮她们家赚公分。
公分这活,都是有大概的定量,偷懒不了的。
之所以没接手盖房子的事,还不是黄小花死活不乐意。
小麦播种相对简单,可搬运石头、脱泥砖这样的活,一般人还真不行。
田间地头,周济民看了看四周。
其他村民还在奋力播种,他只好帮四小只赶了赶进度。
可不能落后太多呀。
忙碌了半天,中午的时候,大家都回去了。
周济民也领着四小只和丁秋楠回了黄小花家的茅草屋。
今天他带了不少食物过来,基本上都是熟食,热一热就可以了。
虽是如此,可黄小花家里的锅不够啊。
没办法,只能多来两次了。
“累不累?”
一屁股坐在周淑晴旁边,周济民扒了一口米饭,问道。
她都累的不想说话了,要不是太饿,她也不想吃饭了呢。
所以,只是给了她大哥一个白眼:我都这模样了,您还问?
周济民却笑了,“你之前还跟我说,你想要下乡干农活,现在呢?”
又是一阵沉默,只有咀嚼食物的声音。
“如果你真下乡了,以后的生活,天天这样。”
“每天睁开眼睛的第一件事,就是干不完的农活。”
“你可能会问,不还有农闲的时候吗?”
此时的周淑晴也抬头,送来一个疑惑的眼神:对啊,农闲不是挺好的吗?
“在农村,基本上没有农闲这种说法。”
周济民摇头,接着继续说道。
例如挖沟渠、牲畜饲养等,只有干不完的农活,怎么可能有农闲?
就像黄家村,前段时间刚收完大梨子,还要担去卖。
这才过多久?
马上就要播种冬小麦,播种之前,不得翻田犁地?
所以,看似是农闲,实际上,细算下来,全是活。
“还要,你知道公分值多少钱吗?”
摇头!
“不值钱!”周济民的声音,很冷冰冰。
“一个成年人的劳动力,出工一天,也就是十个公分左右。”
“每半个月进行结算,公分多,分得粮食就多。”
“生产社里把夏秋两季收获的粮食收成分为两份,三成上交国家,也叫爱国粮,剩余的七成,由集体分配。”
“黄家村的情况,你也看到了,每家每户,每半个月分到的粮食,还不如你一个人半月的粮食呢。”
周淑晴一听,直接傻眼。
她每月吃多少,自己心里都有底。
一是每顿饭吃了多少粮食,多少肉和素菜,这些都是可以看出个大概的。
毕竟她也知道物价的大致情况,又喜欢计算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