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口解释了一句,周济民便表示,他马上回去。
他回去之后,大家都这才安定了不少。
历经一天多的时间,杨建军在太空飞行了一圈之后,顺利从太空返回。
降落在绿洲新城外的沙漠地带,按照周济民等人计算出来的降落地点,误差不超过三十米。
第一次载人航天,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这件事,直接登陆了绿洲新城的电视台、报纸等。
与此同时,外界也在报道此次事件。
绿洲新城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国际媒体报刊当中。
只不过,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飞船上面,反倒是对绿洲新城本身,没有多少关注。
六二小镇,周济民再次找到伍智恒。
“小伍,接下来一段时间,需要麻烦你们生产这几个特殊芯片,这是一种最新型的身份信息验证芯片。。。。。。”
是的,周济民准备搞身份证了。
而且,上来直接是王炸。
下半年就要发布手机和电脑了,意味着,即将在一九六九年,提前进入到八十年代。
手机不是大哥大,电脑也不是ibm。
但技术革新,已经到了新的拐点,周济民必须对绿洲新城的安全等问题,做进一步的更新和调整。
伍智恒翻看计划书,只是看了一眼,其中的智能时代四个大字,让他瞬间童孔放大:
“老大,你真的要开始研发智能了么?”
他的语气十分激动,因为这是周济民很早之前,给他们提及过的事。
也可以说是,当初画的大饼。
这么多年下来,当初的饼,一步步实现了。
对于智能时代,伍智恒早就念叨了很久,没想到现在居然真的摆在他面前了。
他能不激动么?
“嗯,很快就开始了,你们也要做好准备,别到时候掉链子了。。。。。”
周济民笑了笑。
现如今,不管是六二小镇,还是绿洲新城,人才已经不缺了。
唯独缺的是创新型人才和顶尖人才。
前者嘛,周济民可以代劳,但后者,他毕竟只是一个人,肯定做不了太多的事情。
这就是为什么,周济民会把项目计划书拿给伍智恒、曾庆丰、徐磊等这些人来做的原因。
他有他自己的追求,但绿洲新城想要继续存在下去,并且能很好地存在下去。
就必须体现出它的价值才可以。
当然,人才是不缺了,但现在更缺人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如今是一九六九年,建国二十周年,但距离八十年代,还有十年的时间呢。
如此漫长的时间,周济民肯定不能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