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他还以为是哪个大师的最新力作呢,直到他看清楚是周济民那个奥尔本马甲的名字,他这才呆若木鸡起来。
被打击了好几次之后,他就知道,短时间内想要追赶上周济民,那是不可能的了。
特别是这次,要前往莫斯科参加会议,还要看周济民在台上装杯,他就很纠结:到底要不要去听周济民的报告会?
“你还担心别人呢?还不如担心担心你自己吧,这次带你出来是涨见识的,不是让你聊八卦的……。”
安德斯打断了马尔科姆的幻想,接着又道:
“对了,这次大会的所有报告,你都要参加,记得做笔记,回到学校后,我要检查。”
嘎!
此话一出,马尔科姆顿时如丧考妣了起来。
刚才还想着要不要参加周济民的报告会呢,这会儿更加悲催了,不仅要参加,还要做笔记,他老师还要检查。
简直就是噩梦啊。
不管马尔科姆如何想的,周济民这会儿正跟其他人进行交流。
从北欧到莫斯科,总一千两百公里左右,不需要中转,直飞的航班,大概两个多小时便可到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所以,只是在飞机上简单聊了一会儿,吃过下午茶,很快就达到莫斯科了。
这年代的民航客机,算是有钱人专属,所以免费提供餐饮。
该说不说,这下午茶还是很不错的,甚至可以说比地面上的餐饮还要美味。
不像后世那些飞机餐,看着包装挺不错的,但确实不太好吃。
抵达莫斯科之后,就有主办方派来的工作人员前来接送,以及主办方的那些大老。
尽管是六月份,但莫斯科的气候还是非常凉快的。
白天大概二十三度左右,晚上是十三四度,跟京城的春天一样凉快。
在莫斯科的前两天,都是自由交流,可以去附近走走逛逛。
马尔科姆很想出去浪,周济民却不太愿意。
他为了这次的大会,可谓是做足了功夫,可不想浪费时间啊。
所以,他没有跟对方一起行动,而是在主办方所安排的酒店,找不同国家的数学家进行交流。
目的性很强的他,接触了五十多位来自欧美的数学家。
白头鹰和大不列颠这两个地方的数学家很多,就拿这次作报告的数学家来说,总共十八人,其中九人来自这两个国家。
前者是目前的世界两大数学中心之一,后者则是曾经的数学中心。
有这么多牛逼的数学家,也很正常。
周济民盯上五十多名数学家当中,其中一半就来自这两个地方。
“安提亚,这次的菲尔兹奖必然有你的份,你相信我。”
酒店房间里,周济民和十几位数学家在闲聊,刚才已经聊完了几道数学题,这会儿正准备休息一会儿,吃点东西。
闲扯澹中,众人提及了本次大会的菲尔兹奖热门,安提亚这位白头鹰学者不是特别自信,周济民便如是说道。
尽管欧美人都是不怎么谦虚的人,但安提亚明显是反着来,他很谦虚。
毕竟这一届牛人也一样很多,除了横空出世的周济民,还有格罗爱迪克、斯梅尔和科斯等人,都是大热门。
“不,不,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