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不同寻常了!
道衍和尚目光微微一凛,单手立掌看着朱棣,严肃地道:“还请殿下冷静些,将此事明白告诉贫僧。”
常识和固有认知让他下意识怀疑这事的真实性。
可道衍和尚还是不由得阴阳你有了种感觉——事情不得了!
见道衍和尚终于肯认真对待。
朱棣这才稍稍松了口气,沉默了片刻,道:“应天府那边弄出来了一种名为「红薯」的新粮食!”
“此物亩产可达到……三千四百七十一斤四两!”
“此事父皇的情报里写了,应天府那边甚至为此发售了一期号外期刊,专门宣传此事!这号外期刊本王也亲眼所见!”
“道衍师父应当明白。就算此事听起来再离谱,再令人难以相信……它也是真的。”
“报纸上说,朱允熥乃是因为在一本杂记上看到了此物,更为此寻找了十年,才找到了极少量的种苗。”
“本王觉得很可能还是朱允熥背后那位军师拿出来的!”
朱棣言简意赅、认认真真地把最关键的信息告诉道衍和尚,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质疑与猜测。
道衍和尚自是相信朱棣的。
也很快听明白,同时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应天府小皇帝那边,的确弄出了这样的好东西,真正的「祥瑞」!!
神色之间不由出现恍惚。
呢喃道:“粮食……亩产三千多斤……这怎么可能?这世间如何可能有这样的好东西?不可思议……太不可思议了!”
理智告诉他,朱棣不会拿这事儿来开玩笑。
可连道衍和尚这样通透的人,一时间还是难以跳出固定思维。
朱棣赶紧道:“本王初初也觉得不可能,不可思议,可应天府那边不会拿着报纸的信誉作祭,就为了段诓骗人。”
道衍和尚当然是明白这道理的。
沉吟了片刻。
而后倒吸了一口冷气:“嘶……亩产三千四百七十一斤四两!好东西……的确称得上一声真正的「祥瑞」!”
原本那种云淡风轻、闲庭信步此刻已经荡然无存。
脸上更是露出一丝颓然之态。
他如何会不知道这代表着什么?——代表着民心,代表着百姓的认可和拥戴,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应天府朝臣对朱允熥这个小皇帝的看法和态度的转变!
这是势,同样此消彼长。
长的是朱允熥那个小皇帝,消的便是朱棣这个燕王!
想到这里,他脸上露出一丝嫉恨:“可惜……可惜啊!可惜找到此物的不是燕王殿下您!否则必能助燕王殿下深得民心!”
“可此物不能被小皇帝发扬开来!”
道衍和尚双眼微眯,咬着牙齿道:“若如此,还不如没有!”
说到这里,他暂且停了下来,一双深不见底的眸子里不知道在转着什么主意。片刻后才抬眸道:“少量种苗……方才殿下说的是,少量种苗……若是能想法子从应天府那边偷出来……或是实在计不可行之下,把这种苗毁了……”
说到这里,道衍和尚的眼睛里露出一丝狠戾与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