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要上课。”
“哪有人一整天待在书房上课的,以后早上上课,下午和我批奏折。”
阿凉决定的事,燕文彦没有反驳的余地。
他没想到,自己只是来劝解别人的,结果把他搭进去了。
翌日。
当众臣看到出现在早朝上的燕文彦后,一个个瞪大了眼睛。
这是干什么。
陛下连三十都没到,就让太子旁听了?
要不是场合不对,他们的嘴里绝对能塞进去鸡蛋。
他们的疑惑很快就有了答案,阿凉在朝堂上亲自说了自己的决定。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天天上课,给他讲什么治国策略也没什么意思。
直接让他跟着本王听,看,时间久了,自然什么都会了。”
萧敬和白太傅心中震惊。
悄悄抬眼看向龙椅上那个眉眼都散发着自信的女人。
他们怎么都没想到,大王对燕文彦会这么用心良苦。
到了此时,他们才确定,这个女人,也许她从没有把底下有些人的小动作放在眼里。
她不怕他们撺掇燕文彦争。
这个人从没担心过自己会被挤下去。
“大王英明!”
众人跪拜,当然,有人真心也有人担忧。
有人害怕这是阿凉的阴谋,她把一个十三岁的少年放在朝堂上旁听就算了。
还让他跟着她一起批阅奏折。
这样会让一个少年很容易被权力迷惑,从而做出什么难以挽回的事来。
这是捧杀。
还有人觉得,大王对燕文彦这么好,真让人家长成了,威胁到大王的位置可怎么办。
什么样的想法都有。
阿凉不可能一一去解释,众口难调,只要那几个重要之人懂她就够了。
至于别人。
闲的没事干,想发散思维就发散吧。
反正出了幺蛾子。
和燕文彦一起共事之后,阿凉才觉得有多香。
这完全就是个高级秘书啊。
有了他的帮忙,阿凉清闲多了。
没有天灾,没有人祸,各州县都治理的不错。
阿凉一时间居然觉得太闲,好像这平凉没有自己的用武之地了一样。
就在她觉得松了一口气时,大庸提出了和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