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魏君重”
“孟津伯魏勇之嫡长子,忠臣之后,德才兼备,屡立战功,忠心可鉴”
“滋封魏君重,为色固伯,世袭罔替”
“大将艾承业”
“信国公艾能奇之嫡长子,德才兼备,屡立战功,忠心可鉴”
“滋封艾承业,为仁安羌伯,世袭罔替”
、、、
巴拉巴拉,又是一大堆,这一通圣旨下来,就封了9个侯爵伯爵。
没错,朱雍槺的新朝,肯定要册封自己人的,否则的话,将来没人跟着混了。
现实就是如此,一朝天子一朝臣,有些人的爵位,肯定要降的,甚至是全撸掉。
但是,自己的忠臣大将,屡立战功,肯定是要封赏。
王应龙父子,潘世荣三父子,广东的王兴,贵州的总兵许名臣。
忠烈之后的秦翼明和马万年,忠烈之后的谭益,猛将魏君重和艾承业。
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忠臣志士,忠心耿耿,作战勇猛,必须大封特封。
特别是潘世荣,潘忠,潘贞,父子三人,宅邸之臣,如今都是朱皇帝的大将。
他们,从岷王府上一代,再上一代,一直到开国的岷王,都是岷王府的家生子,忠心耿耿,誓死护卫王府。
可以想象,崇祯年间开始,天下大乱,盗匪四起。
如果没有他们的忠心付出,哪有朱雍槺的现在,估计早就死在那个山旮旯。
当然了,出身岷王府的大将,还有不少,像丁氏兄弟,得留着以后继续册封啊。
“咚咚咚”
“末将潘世荣,叩谢陛下”
“吾皇万岁”
“微臣王文简,拜谢陛下”
“大明万年”
“末将秦翼明,叩谢皇恩”
“陛下圣明”
、、、
龙坐下,大殿内,潘世荣父子,工部左侍郎王文简,秦翼明三兄弟,马万年两兄弟,谭益将军等等。
一个个磕头蹦蹦响,目光炯炯,双目赤红,吼声如雷,中气十足,高呼万岁,大明万年。
激动啊,浑身打颤,心潮澎湃,恨不得效死效忠一辈子。
老将潘世荣,最是激动,苦尽甘来啊,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能有一天,成为大明的侯爷。
这个总兵大人,打了一辈子的仗,在朱由榔手下,备受打压排挤,没有一丝的出头之日。
好在,岷王殿下,奋发图强,募兵杀鞑子,老潘家才有今日的辉煌腾达。
工部侍郎王文简,两鬓飘着银丝,同样是浑身打着摆子,激动难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