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刘彻来了兴趣。
明朝走到这个地步,那要是按照老路继续往下走,肯定是很快就要完蛋的情况了——都控制不住军队也控制不住大臣了,还能如何呢?
要是还不思变,那就是真真的没救了,不如早点埋了吧,早点埋了后面的人也能省心,不用跟着要死要活一直熬下去。
当然,这也不是说改革了,改革成功了,明朝就能立刻多出来百来年的国祚的——不可能的,根本不可能的,要不然的话,先帝现在就应该还活着,根本不可能还跑出来拿了一只烧鸡,准备大快朵颐呢!
当然,明朝朝中自然也不能全都是无能还视野狭窄的家伙。
这个时候,有人能看出来明朝的情况已经危在旦夕,危如累卵,必须主动介入,保住这个人,方便后续的改革的推进;至于说对于什么皇子打生打死讨好皇帝之类的事情,还真的不是非常在乎。
当然,虽然一直沉默寡言,不如景王讨朱厚熜欢喜,但是朱载坖显然头脑还很清醒,还在乎这些改革不改革的事情,以及改革的人选……
有了这样的操作,只要接下来改革的方向正确、政令大体上正确,然后又得到了不错的执行,那么结果就已经非常非常好了,
至于说那什么不是改革、不是皇帝的意思……谁相信?没人相信!
人家这种皇子思虑周全,要是真的没有什么性质的话,那她也会专门配了一些确定了大规模的改革人群,并且很可能还让他们已经入了内阁。
“那这么看来,这个朱载坖虽然身体不行,也不知道该怎么讨人喜欢,但是脑子还是比较清醒的……”刘彻点评,“那接下来,应该就是要推行改革了——就是不知道朱载坖的儿子多大了,不然的话……”
朱载坖的寿数,他自己的评估是大约三十多岁到四十岁之间,而这个年纪,如果正常情况走的话呢,那最年长的儿子应该也有个二十来岁了。
或许还有其他的小儿子,但是年长的儿子肯定是这样没错。
但是他并没有被立为太子,而是直接跟着走遗诏的明明来安排封了这一件事情……
当然,皇帝的儿女情况,特别是按照明朝这种皇室的儿女情况,那么谁也不能保证他们就不会被人直接给坑了啊!
说不定,很有可能,朱载坖本人虽然三十多快四十了,但是他的最年长的儿子却才刚刚十岁……
这完全是很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而若是前者,那没什么好说的,年轻力壮的新君登基,估计和改革派正是能够一拍即合的年纪,然后就开始继续大规模地开公假,大家一起夸上一夸,多好!
但要是后者……皇帝是幼帝,那么就需要有人来辅政。
皇太后或许可以来一个垂帘听政,但是别的不说,什么男女有别也无所谓,只说皇太后的政治水平又如何呢?她可以执政,但是她能够做好吗?
而若是皇太后本人的威势和权力还不够,那就一定需要一个大臣或者几个大臣来作为辅佐!
放在明朝这个内阁制度之下,辅佐这个官职那是肯定少不了内阁的官员作为辅臣的,就是不知道有多少个太长老陈都想要这些东西来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