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辽东兵变……看起来好像比先前的大同兵变规模要大上许多?”有人掰着手指算了算,得出来这样一个结论。
周围人也有许多同样在掰着手指算的,虽然这并非什么算学,但是好像这么一比划,脑子就变得更清楚了,所以,这便成了不少人的习惯。
好几个人都点头:“大概确实是这样吧……”
“应该是,那大同兵变到底是什么情况中咱也不知道,但是那个时候也就是大同城池这一个地方,但是辽东这边——这不是什么前屯卫士,有前屯,应该就有后屯,说不定还有中屯,再有那什么辽西……”
这么算下来,规模可不就是要比大同兵变的时候要大么。
得出这个比较一致的结论后,一人不由得啧啧称奇:“好家伙,我还说之前大同那件事情那般严重,而且还来了两次,再加上之前那个甘州的一次,总共都有三次了,这老话说得好,可一可二不可再三,三次了,明朝朝廷怎么着也应该处理处理,调查调查了吧,结果这看起来根本就没什么改进的样子啊……”
虽说那些官员们不能说都是什么绝顶聪明的人,也绝对不是什么认认真真办实事儿、为了天下为了明朝朝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但是他们应该也总能够看明白点东西吧?
看明白了,自然也知道情况的严重性——这兵变可是不可控的!之前是地方上的官员被杀,那要有朝一日杀到了京城呢?且,京城的官员能够保证自己、自己的子侄或者亲眷就不会跑到这些地方上去,然后遭遇不测?
再者,还有一个人——皇帝。
其他官员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但是皇帝不行,皇帝难道还不在乎自己的江山自己的皇位?
“那不是说这个朱厚熜跑去宠信道教了么……”有人提醒这些倍感疑惑的人。
皇帝在位中后期沉迷道教炼丹,根本对其他的事情没多少兴趣了,那这样一来,没有太过处理这件事情就也不是什么说不过去的事情?
“可是那不也说了,这个朱厚熜非常聪明,虽然沉迷炼丹,但是他聪明——既然如此,那他怎么可能不知道自己的皇位的重要性?他要是坐不稳皇位了,那还炼什么丹?”他是提出来了这件事情,但也有人直接反驳了回去。
这两个观点,都有一定道理。
“但不管如何,结果就是这样……”有人站了出来,把话题换了个方向,“辽东兵变能这么爆发了,那就是说明没什么改进,至于原因那大体上就是两种,要么就是朝廷根本不在乎,没放在心上,自然也就没有改进;要么就是朝廷其实有心改变,但是奈何无能为力……”
若说后者,那也不是什么托词借口。
要是真的已经彻底烂掉了,那谁能改得了?如何能改?
这种情况大家又不是没有见过——之前的那些个故事中,好几个王朝末年的时候,那就是想改也改不了,想救也救不了。
常人,就算手段通天,能力顶尖,那也依旧做不到……除非有什么超过人力的存在,或许还可以试一试。
“但这还没到王朝末年啊!这都说了,还有差不多一百二十年——这时间可不算很短了,要是比较顺利的话,都能翻过去好几代人了!”
顺利一点,十五到二十岁之间成婚生子,按照二十年算,那差不多都能有五六代人。当然,这几代人寿数如何不好说,可是的确是能够繁衍到这个程度。
这能算短的时间吗?不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