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第935章 大礼议(第1页)

第935章 大礼议(第1页)

“不过,这个皇位继承人,到底是朱厚照本人选定的,还是太后选定的,或者,是大臣们选定的?”朱棣其实对这个问题也很好奇。

按理来说,如果大明的那些阁臣们不想要丧失掉自己手中的权力的话,那他们理当不会想要出现一个很有手段的、聪明有能力的皇帝在自己头上——如此一来,新帝既有名分又有能力,那还有他们这些老臣什么事情?

万一皇帝和他们的政见不合呢?万一皇帝觉得他们的存在妨碍了自己掌握大权了呢?

这样一来,那还是他们不要选择这样一个皇帝比较好。

要是从这个角度思考的话,那朱厚熜就很有可能不是大臣们自己的意愿……

当然,这也可能是他朱棣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说不定,当时大明的朝臣们,虽然大家有自己的小心思,但是依旧还是希望大明能够越来越好,越来越好的——这就需要一个有能力的、头脑聪明的皇帝能够继承皇位,稳住天下……

哪怕这和大臣们本身的利益有所冲突,不是最符合他们个人利益的选择,但是为了大明的天下,他们还是愿意做出妥协,愿意损失掉自己这方面的利益6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当然是最好!

但如果不是……那就是朱厚熜不是大臣们选定的继承人,这个继承人,可能是太后或者朱厚照选择的。

当然啦,也可能大臣们在自己的私利和大明的未来这两个方向上拉扯了许久,最终选择了一个折中的方案——找一个好像比较聪明的藩王作为继承人,但是这个藩王本身又不是壮年,而是一个年轻的、甚至年岁不大的少年人……

这样一来,既能够保证大明的江山和未来,又能够维护得了朝臣们目前的短期利益,一举两得……

毕竟,朱棣看来看去,那朱厚熜的年纪好像也不怎么大的样子。

【而就在他抵达京城外的良乡的时候,他和大臣们发生了第一轮冲突——虽然是兄终弟及,但是大臣们建议朱厚熜把自己直接变成过继的,尊奉明孝宗为父亲,而把生父兴献王称作是皇叔父。】

【对此,朱厚熜坚决拒绝。】

【随后,大臣们又建议朱厚熜以皇太子的礼仪继承皇位,朱厚熜再次拒绝,他表示,遗诏是要我来继承皇位,而不是让我继承皇子之位,或者以皇子身份继承皇位。】

【对此,当时的内阁官员们也都劝说朱厚熜接受以上这些建议,从东安门进入文华殿,然后再择日登基,,而朱厚熜继续坚决拒绝,绝不妥协。】

【就这样,,双方僵持住了。】

【最终,还是朱厚熜这边获得了这一轮冲突的胜利,他在郊外受笺,从大明门进入皇城,随即在奉天殿即位。】

【但是关于这一件事情的冲突,远没有就此结束。】

【他是正德十六年继承皇位的,而在第二年,改元嘉靖,而在改元之前,也就是正德十六年的时候,就名大臣们一起商议自己生父兴献王的封号,同时继续争执“谁才是自己法理意义上的父亲”这个最重要问题,甚至,连生父兴献王的封号问题也变成了一轮争执的焦点所在。】

【最终,获胜的依旧是朱厚熜,虽然这一场大礼议持续了数年乃是十数年之久……】

【朱厚熜追尊生父兴献王为兴献帝,祖母宪宗贵妃邵氏为皇太后,母妃慈孝献皇后为兴献后;又称孝宗为皇考,慈寿皇太后为圣母,兴献帝后为本生父母;最终,直到嘉靖十七年九月,兴献帝被追尊为“睿宗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简敬文献皇帝”,朱厚熜还将兴献帝的牌位升袝太庙,排序在明武宗之上,改兴献王墓为显陵。】

【至此,大礼议事件,以朱厚熜的全面胜利告终。】

【而整个过程,也成为了朱厚熜树立个人威信的一个方式。而他的立威还算是成功。】

有不少其他时期的官员们看完这一段,顿时摇头叹息。

——不是为了明朝的皇室摇头叹息,而是为了当时的大臣们摇头叹息。

看看,看看,这可是给自己迎来了一尊大佛啊!

当然,谁也不能说这就是坏事儿了,——谁要是这么说,那岂不就是在说,自己不愿意见到明朝迎来一个英明的聪明的有手段多的皇帝吗?那这个人是什么意思,心里面想着什么?是不是不愿意见到明朝江山存续下去,想要明朝完蛋?

其心可诛!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大家都是官场上的老油条了,对方想着什么,心里面打着什么算盘,别人看不明白,难道他们这些其他时期的朝堂官员们也看不明白?

这就是想要在一开始的时候把皇帝的权威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然后压制住皇帝的权力,让自己居于皇帝之上——哪怕只是暂时的,保证自己的权力不被皇帝“夺走”,让皇帝乖乖听话,哪怕只是一段时间……

要不然的话,那何必为了这一个大礼议之事争执如此之久??

虽然里面确实有一些礼法方面的需求,比如说,朱佑樘到底是主支大宗,当年也确实是不错的皇帝,很有些朝臣记得当年的这位主君;也比如说,朱厚熜过来到底继承的事朱佑樘的皇位,而不是什么别的人的皇位,那就要保证朱佑樘身后的香火传承……

而想要保证这一点,最好的方法,当然是让朱厚熜在这个嗣皇帝变成朱佑樘的儿子嘛!

当然,如果朱厚熜不改变自己的出身,其实也不是不能继续进行对朱佑樘的香火祭祀——朱佑樘到底是明朝的皇帝,只要明朝不完蛋,,谁也不可能不祭祀一个皇帝啊!

但要说保险一些,那确实还是直接改变一下朱厚熜的出身更好一些。

当然,明朝的这些大臣们一直想要让朱厚熜变成朱佑樘的儿子,目的绝不只是如此,他们其实也很可能确实是打着借着这件事情的名头,把朱厚熜这个皇帝的势头压下去的主意……

只要朱厚熜在这件事情上妥协了,就等同于说是对朝臣们妥协了,对朝臣们——至少是那些什么阁臣们——低头认输了,听从了他们的安排……

这样一来,至少,在短时间内,皇帝就要矮了阁臣们一头,阁臣们就可以比较轻松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推行自己想要推行的政令,而不需要顾忌太多问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