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不成,这里面还有什么利益纠葛的问题?比如说,你们懂的……”有人直接脑洞大开,开始怀疑朱见深的死,朱佑樘是不是也掺了那么一脚……
“这可不好说,谁知道呢,要是真的朱佑樘参与了这件事情,那也不算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虽然只是怀疑,但如果真的怀疑成真,他们这里的情况也都说的过去——反正为了皇位弄死个把人,那是根本都不算事儿的!
“但要是朱佑樘自己掺了一脚,他难道还不知道这个刘文泰是个怎么样的水准吗?怎么还能在后来让刘文泰给自己治病呢?”也有人对这个说法提出怀疑,他们觉得朱佑樘参与这种治死先帝的事情的可能性实在不高。
“那倒也是……”这个道理还是很有说服力的,主要是朱佑樘自己也死在了这个太医的手底下,那就是完全不一样。
要是朱佑樘没死,直接赦免了这刘文泰,那么对他的登基过程的怀疑就将会笼罩在他整个在位的时间;但是朱佑樘死了,偏偏死了!
朱佑樘就算真的想要自己的父亲挂掉,但是那也不至于说是什么不知道刘文泰是个什么德行,不知道不能真的让这么个人来给自己看病……
“那朱佑樘前面怎么就能赦免了这个刘文泰的罪行,让他继续在太医院里头任职?”但虽然前面的疑惑被解决了一部分,可新的疑惑就接连冒出来了不知道多少倍!
“那那什么李东阳的首辅等人,他们怎么就要为这个刘文泰说话了???”总不能是刘文泰治死皇帝,全都是他们授意和支持的吧?”
在不少人对此倍感兴趣的同时,也有人冷笑:“还关注什么皇帝的死活,咱还是先想想咱们自己吧——弘治中兴,朱佑樘缓解了财政危机,同时重视农耕,并且禁止宗室勋贵侵占民田……”
这要是没有问题的话,这其实是反过来反映了一些问题,关乎普通百姓自身的问题:宗室勋贵侵占民田了,而且看样子,数量不至于太少。
要不然的话,朱佑樘不至于接连下旨,甚至是明旨,严格禁止这个侵占民田的行为。这只能证明,这么办的人不少……
那这些田地被宗室勋贵们侵占了,他们这样的普通百姓能有什么办法?啊?能有什么办法?
【刘文泰这么个庸医,到底是怎么进了太医院还能给皇帝看诊治病的呢?这就要谈到从朱见深在位期间出现的一个制度了。】
【传奉官制度。】
【这个制度,简单来说,就是皇帝能够直接任命一些官吏,不需要经过吏部选拔、廷推等正规程序,也不需要走科举这条路,只要皇帝想,那就可以直接任命官员。】
【传奉官的规则,一开始其实也就是局限于任命宫中的技艺人员而已,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制度还蔓延到了军中、僧道乃至工匠等方面,影响极其深远。】
【这个制度出现于成化年间,也在成化年间飞速泛滥,宫中的宦官乃至后宫妃嫔还经常通过这个制度操纵官职的授予,最终的结果就是,一大堆人——可能是普通百姓,可能是囚徒犯人等各种未曾经过科举的人进入了官僚体系中。】
【换言之,在朝堂之中,出现了一大堆背景神秘、身份不明的人,几乎是凭空出现一般。】
【在朱佑樘登基初期遣散的人中,就包括了两千多的传奉官。】
【但是,虽然朱佑樘遣散了这一批人,但他并没有废除这么个制度,因此,这个制度被一直沿用了下去,到了嘉靖年间,为了改革,直接裁减了十四万八千人,都是传奉官。】
【而刘文泰,就是传奉官制度的受益者。】
【据记载,他一开始是被调进了通政司,然后,因为本人擅长钻营拉关系,没过多久,他就和主管太医院事务的宦官有了联系,随后,刘文泰就在通政司和太医院之间反复横跳,迅速上升——虽然他也根本没什么专业的医术能力……】
【然后,成功达成了治死两个皇帝的“光辉成就”。】
【当然,非要说的话,那刘文泰也不是太医院中唯一一个滥竽充数、根本没有多少专业能力的人,在传奉官的制度下,不少地方都颇为混乱,充满了没有能力但是背景千丝万缕、或者极为善于钻营的人。】
【只不过,虽然传奉官制度问题严重,但是后来的皇帝们大多都是“整顿”而非彻底废除,甚至传奉官制度还和厂卫制度结合到了一起,最终,到了明熹宗时期,才算是彻底消亡。】
李世民无言:“……这不就是对那正常制度的严重破坏么?”
本来明朝有着自己的一套选官为官的制度,且不说到底合不合理、有没有漏洞吧,但至少是有一套完整的制度的,看样子,其中包含了科举选拔、吏部监察等等,感觉还算是相对完善合理。
结果现在,皇帝直接跳过了这一整套制度,自己来了个按照心意随心所欲任人为官的“制度”……
这不是摧毁原本的选官制度是什么?
这样选拔上来的人——能有几个好的?
要说是什么为了达官显贵、宗室勋贵的子弟特意开的后门,李世民可不信。
这种为特殊人群开后门的制度很正常,大唐有,明朝必定同样存在,而且应该再原本的选官制度中就已经存在了,完全不需要等到朱见深自己搞这么一套。
那么,朱见深这么一套下来,能够搞出来的可不就是那些能力不足但是还各种拉关系的人么?这样一来,官场上、乃至于太医院这样的地方,必然会出现滥竽充数的局面,如果严重的话,甚至可能想要找人干活都找不到真正有能力的人。
这样的后果,非常直观的,那当然就是直接被太医治死了的两个皇帝了。
而不直观的、相对潜移默化的,那恐怕就是整个官场风气的败坏,官僚体制的腐朽,吏治败坏——这不就是卖官鬻爵吗?!
只要是卖官鬻爵或者变相的卖官鬻爵,能有什么好?!
这真是,只是死了两个皇帝而已,现在都算是影响比较轻的时候了。按照这上面说的,这个制度实际上一直没有被废除,一直沿用了下去,那日后,那被裁撤的将近十五万人也就只是表现之一了——无数走这条路了进了官场却不干事儿的人,要消耗多少银钱,增加多少开支?增加多少无用的环节,多么影响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