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分析出来的情况,朱棣也都很快就带过去了,他只是觉得有一点很奇怪,非常奇怪:不论是谁获胜了,哪怕是前者,这个对农民起义偏向于推崇态度的首领,而且认为可以从农民起义中吸取经验教训的人,那这些观点也都应该是在他还在打天下的过程中啊!
等到夺取了天下之后,身份改变,情况变化,那对待农民起义的态度也就该变上一变了——
天下都已经是自家的了,那怎么可能继续鼓吹什么农民起义,什么揭竿而起?那不就是在鼓动人造自家的反吗?!
天底下就没有这样的事情!
就像是大明的太祖皇帝——谁能说太祖皇帝不是农民起义起家?太祖皇帝在打天下驱逐蒙元的时候,也推崇农民起义过;但是等到太祖皇帝称帝建号,那自然就不能这么做了,太祖皇帝的态度也自然发生了变化,和白莲教割席、批评其他不愿意归顺的队伍,也是理所应当之事。
凡是看得明白情况的人,都不会奇怪太祖皇帝的改变。
按理,这个日后的可能是领导了一次农民起义的首领的态度也应该是这样的。
在打天下的过程中,自己的立场就是这样,那当然就要支持农民起义,鼓励大家都来参加自己的起义军,壮大力量;但是等到称帝建号,等到情况改变,等到自己的身份发生了变化……那对待农民起义的态度和立场自然而然也就不同了!
他不应该继续这么鼓吹农民起义了!
如果他不明白这一点,那他还如何坐得稳皇位,坐得稳江山?他的子孙后代又如何坐得稳这个江山?
只要他胜利了,他就不应该不可能不懂这一点!
而且,就算他不明白,难道他的辅臣谋士将领们也不懂得规劝主公吗?
这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可看起来,这个首领,好像就是在一直鼓吹宣扬农民起义,支持农民起义……
朱棣完全不能理解,他想不明白,他理解不了。
怎么会这样?如何会这样?
那个运输大队长的态度才应该是更正确的——可应该是获胜的这一方,为什么会这样?
这完全不对,完全不对!
如果说在获胜后这样依旧支持农民起义,赞扬农民起义,那他们到底是如何坐稳这个江山大的?
朱棣不由得对此极为好奇——要是能够知道这其中的奥秘,知道他们到底是如何坐稳江山的,那大明也不是不能学习学习。
毕竟,如果说一个在统一天下之后的朝廷依旧赞赏农民起义,这样的情况下,依旧能够坐稳江山;那大明在面对内部的民变的时候,是不是也就有办法能够坐稳江山了?
那大明的江山即便不能做到千秋万代,可也必定能够长长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