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恐怕还真的就是真的……
忽必烈猛地捂住了脸。
自己英雄一世,自己的父祖兄弟也都是英雄,但是这大元后来的皇帝,怎么就会变成这样呢?
【我们知道,在察罕帖木儿攻破开封之后,刘福通护着韩林儿逃了出来,退守安丰。】
【这些年,他们也一直都在安丰。】
【至正二十三年春,,大约是二月二日左右,张士诚派遣吕珍突袭安丰,包围了安丰城。当时,安丰没有多少准备,也没法冲破吕珍的包围,因此,很快就陷入了粮食不够、乃至于人相食得惨剧之中。】
【但是虽然如此,吕珍也没有很快拿下安丰,为此,二月十一日,张士诚又调动了苏州的兵马,前去增援吕珍。】
【当时,韩林儿和刘福通都在安丰城中,见到人相食的惨剧,又想到自己可能无法脱逃,韩林儿不由得哭泣起来;而面对这种境况,刘福通则选择求援。】
“又是吕珍?怎么张士诚手底下没有其他人了吗?怎么哪儿哪儿都是他?”吕珍这个名字,在这段内容中那是频繁出现,是个张士诚有关的战事就有他,不管到底是防守还是进攻。
有些人已经看的有点烦了。
——张士诚当年起兵的时候,除了他之外,还有十七个人,吕珍不是说是其中之一么,怎么就吕珍在这边那边哪儿哪儿都是?
其他人呢?
就算是出来领兵作战,怎么就不能多换上几个人了?张士诚又不是手底下没人!
不管是徐寿辉、彭莹玉,还是韩林儿、刘福通,或者是朱元璋,那都不是手底下就那么一个人来来回回的啊。
“该不会,张士诚手底下确实没有多少能用的人?”也有人道。
如果说吕珍哪儿哪儿都是不太合理,但万一呢——万一张士诚手底下可用的人真的不多呢?
他不是手底下没有人,他手底下肯定有人;但是有人归有人,可不等于能用,很可能他手下的不少人都不太好用——至少,在打仗这方面不是很好用……
“这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啊。”这人这么说。
这话也不能说没道理。
虽然那些个起义的人,好像周围、乡里乡亲里面就有好些个有能力的人,比如当年刘邦周围的老乡,比如朱元璋周围的这些亲戚乡邻,但是这种情况也不能说是普遍。
万一人家身边就是没有这种能力比较出色,能够独当一面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