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穿越三国之蛮王传 > 第520章(第1页)

第520章(第1页)

我不等孟琰一伙人回建宁,我立马开始了我的计划,这个费尽我脑力的计划,至少这是绝密的,因为只有我一个人知道,我没告诉任何人,这个计划的核心就在于它的秘密性。

我紧急给猎豹团补充人员,从飞龙团补充了弓箭手,这些弓箭手是配给战象的,四头刚成年的战象这次也随军出发,它们接受了不少训练,只是没有配备弓弩手而已,战象的弩手则由猎豹团内部调换,飞龙团的空缺人数由猎豹团置换过去,保持两个团人数不变。

很快调配完毕,接着我们就出发了,我带了库存的大部分金银和“大汉通宝”,出发的名义就是视察牂牁(读zangke)郡和兴古郡,以及发放奖赏,随行的只有孟虬的那支狂象士百人队以及猎豹团,猎豹团的十架床子弩也拆成部件打包带走,粮草物资充沛。

建宁交给孟铁的猛虎团防守,飞龙团只需要加紧训练和磨合,另外我留了信,要求孟琰回了建宁后直接回转兴古郡就行,剩余的狂象士部队一起随行去兴古,毒蜂骑部队留在建宁他们的驻地休整。当然他们这次出行也发生了战斗,虽说只是流民的攻击,也要给奖励的,每位郡兵奖励一百制式铜钱,百夫长加倍,马忠再加倍。

临走前,孟木和毛拓都没有任何消息传回,孟木那边修建新的孟家庄园我是不担心的,只是体力活而已,我十分担心毛拓那边的冒险。

队伍不算大,但足够吸引眼球,沙摩柯带领重步兵百人队在队伍的最前方,后面是王轴的大弩百人队,再后面是周彻的小弩百人队,之后是赵屠的辅兵百人队和辎重,辅兵后面是孟仲木的长兵百人队,之后是孟金的短兵百人队,孟金后面是五头战象,战象距离前队要有两百米,它们不能靠的太近,否则战象和孟金的手下都会很紧张。

我和我的大儿子孟虬又在战象的后面两百米开外,这个位置选的不怎么好,因为我们要面对不断产生的大象粪便,它们是一路吃,一路拉的。味道勉强能接受,有种草木的酸涩味,一坨一坨的体积都很大。

旗帜是有很多颜色,但盔甲的颜色是一致的,都是绿色,各部郡兵的盔甲不同,重步兵是重甲,轻步兵是厚皮甲,远程兵是轻皮甲,原本没有盔甲的辅兵也都配上了轻皮甲,他们也是远程作战单元,我们的着甲率达到了百分百,所有盔甲都被刷了绿色的漆,还是蒲元研制的那种漆,既可以防虫防蛀防生锈,又可以防水防火,还能稍微增加一点点防御力,统一的颜色也能区分出我们的郡兵和别郡的郡兵,还可以增加部队的凝聚力,这个成本是值得付出的。

战象当然是最最吸引注意的,许多百姓甚至没见过大象,大部分人也没见过战象是什么模样,他们见到的我们的战象并不是作战模式,只是比野象多了一个驭手而已,木质平台并没有安装上去。

路上相当的太平,没有任何挑衅和攻击,我们顺路去了蒲春的氐人部落和雅丽忒丝的僰(读bo)人国,两者都发展的不错,他们受到旱情的影响要少些,我的计划里也有他们的一份,但不是现在发动的。

我们继续一路往东到达了且兰(牂牁郡治),郡守刘巴和都尉狼岑带着大小官吏在城外一里处迎接了我们。

进城后他们热情的招待了我们,在宴席上我盛赞牂牁对汉中之战的贡献,给予了官吏们金银的奖励,并分出一半的新铸铜钱,让他们分赏给出征的郡兵兄弟。

宴席后,刘巴和狼岑向我汇报了牂牁郡的情况,民生方面有些困难,主要还是旱情影响粮食的收成,牂牁的山山水水都被薅光了,接近于山中无野兽,水中无鱼虾了!百姓总归是生的苦,活的苦!这还是我要求三郡放开渔猎的结果,要是禁止打猎捕鱼那百姓更苦!另外就是流民,流民刚开始还好,补充了一些人力的不足,后来越来越多的流民来到牂牁落脚后,治安变得混乱,小偷小摸和抢劫接连不暇,官府一开始是抓他们,捉到的后面被送去汉孟县去垦荒,之后又开始在牂牁郡内修补道路和城池,募集流民,让他们有事可做,最后又把郡内的荒地全都分给流民,当然有条件,一是需要落户在当地,二是需要在后续几年补缴钱财,这些土地不是免费送的,相当于是买下的,而且每年的税赋也是需要缴纳的。我赞扬了他们俩的功绩,还建议他们多找找境内的矿藏,开矿比修补道路城池更有收益,特别是如果有铜矿、铁矿、高岭土矿,我会高价收购挖出来的矿藏的,对高岭土这种矿藏我详细给他们讲述了一下,这个很急,我建宁的两处高岭土矿有枯竭的风险,而新的矿藏一直找不到,工坊的用量却在不断攀升。铜矿铁矿也很重要,铜矿可以制作铜钱和铜器,铁矿可以制作铁甲和武器、农具!

我们没多做停留,第二天一早,我们就离开了且兰,向宛温城(兴古郡治所)前进。一路所见确实如刘巴和狼岑汇报的那样,听不到什么鸟鸣,也见不到几只野兽,河湖里有许多在捕捞鱼虾龟鳖的百姓,山也光秃秃的,就像被巨兽啃过,能砍的树木早就被砍倒卖掉了,灌木都给做了柴火,植被覆盖率低的可怕。农田的状况也不好,远离水源的田地都龟裂出了大大的口子,有的上面还有稀稀拉拉的作物,有的则只有枯黄的野草。

进入兴古郡后,情况就好转起来,兴古郡北边也干旱的很,居民不多,但山林还能大体保留一些山林的样子,河湖里捕鱼的也不多,而且越往南越往西情况就越好,毕竟兴古郡有南方的大粮仓,许多百姓迁移到了南方去讨生活。

我们来到了宛温,宛温城比上次我来时要壮观了很多,城池更高大,城内居民也更多了,明显的多了,商铺也比之前多,而且生意好的多,果然在古代粮食才是基础,有粮食了就有人,有人就有商业,有商业就会越来越繁荣!

高定热情的招待了我们,他非常高兴,骄傲的向我表达兴古郡的顺遂,现在的他比刚来这个蛮荒之地时要意气风发的多!孟琰果然还没到,他要从成都回来路程可是不近的。

出乎意料的是,我到宛温的第二天下午孟琰也赶回来了,速度可够快的,句扶和革西也带着我另一半的亲卫部队一起回来。

孟琰向我详细汇报了他的成都之行,我才知道他们遇到的流民突袭一点都不简单,刘备的决策和动作还是挺快的,他是有效率的,也许这是对二弟关羽的在意导致的结果!这个世界上对二爷最是了解的恐怕就是大爷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