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李世民赞赏的说了句,指着魏征道:“魏征,你果然没让朕失望。”
“确实,天下事是百姓之事,抵御外敌内廷商议,但对于朝廷的困难,朕则是有责任让天下百姓知晓。”
“债券的事,朕想过了。那就通过大唐周报告知天下,让百姓们都知道朝廷的困难,而建造多少铁甲舰,由百姓决定。”
“若是债券筹集的银钱多,那么就多造几艘,若是债券凑集的银钱有限,那么就少造几艘。”
李世民看向戴胄:“此事就由户部操办,太子协助,这事戴胄,你要给朕好好办,一定要落实到实处,决不能舞弊藏私。”
“喏,陛下放心,臣一定用心办好此事。”戴胄知道李世民这话的意思。
意味着陛下非常看重此事,若是有人阻止或从中阻拦,不需要给面子,直接按法查办。
现在陛下就是他戴胄最大的底牌。
百官们听见李世民如此决定,也是叹息了一声。
突然觉得,他们有些没有用武之地了。
李世民满意颔首,又对李承乾道:“太子,此事是你提出来的,你来协助户部,大唐周报一直是由你掌管,朕希望实事求是的将事情告知百姓,也让百姓参与到国家大事之中。”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启天告神,不如把实情告知百姓,要比乞求上天来的更直接,更效率。”
“儿臣一定协助戴尚书办好此事。”李承乾拱手道。
低头的时候,他嘴角微微上翘。
谁说大唐集团是他的底牌?
大唐最大的底牌是百姓,大唐集团只是一个替百姓管理财务的机构罢了。
最终还是要让利于民。
群臣宴结束。
百官们依次回去,对于债券一事,李世民都如此说了,谁也不敢从中捣乱。
而且这事关大唐国防,更不敢轻举妄动。
也是因为事关国防,大唐这台巨型机械在这两日便疯狂的转动起来。
债券的特殊纸张也在疯狂的印刷。
大唐周报编辑的文章全都是白话文,简单易懂,说了关于大唐新式铁甲舰的威力和目前朝廷遇到的困难。
户部则是各种宣传债券。
不止是京畿地区,全大唐十个道,全都进行了宣传。
最先响应的要属特区。
证券商行在三个月时间开遍了大唐,而特区的百姓在债券开售当日,便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随即便是京畿地区。
长安和洛阳是速度最快的,不止去渭水码头远远的看了大唐的铁甲舰,还找了不少人打听铁甲舰。
在开售前一日。
李承乾便邀请了李世民、李渊、长孙皇后去看铁甲舰试炮的过程。
“皇爷爷,父皇,母后,你们这边坐。”李承乾在城门楼上给三位留了最好的位置。
而百官们则是晒着太阳。
像是李承乾故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