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万贯的建造铁甲舰,你们难道就看着他们这样身葬大海吗?”
“这。。。。。。”房玄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按照李承乾这样花费,确实有花一百万贯的可能性。
熟悉操作,那肯定是要募兵制。
募兵制每个月就要有固定的俸禄。
庞大的十万海军,固定俸禄,每月花费确实是庞大的。
李世民见此,挥挥手:“好了,关于建造费用和运行的费用就不必争议了,朕相信太子殿下不会欺骗诸位。”
“如今是考虑建造多少的问题。朕询问过太子殿下,若只护佑大唐海域,需要三至五艘铁甲舰,若是要征服整个海域,则需要百艘铁甲舰。。。。。。”
“百艘?”群臣尖叫出声。
完全失态,且乱套了。
“百艘铁甲舰,把大唐卖了也造不起啊。”
“是啊,这两百万贯一艘,百艘要多少银钱?”
“这肯定不行,三五艘大唐国库都要掏空,每年结余五百万贯,全部补贴给海军吗?”
。。。。。。
刚挺直腰板的戴胄欲哭无泪,有种想辞官归故里的想法。
这安生日子没过两天,怎么就又过回苦日子了。
朝中官员不停的换着岗位,唯独戴胄未动,加了俸禄,但依旧是户部尚书。
理由也很简单,李承乾的主意。
如今户部不是随便换一个尚书就能接手的,那些业务都需要无比的熟悉。
戴胄就这样被焊在了户部尚书的位置上。
听着百官们的议论,李世民也是烦躁不已。
看向李承乾道:“太子,若是建造五艘,国库恐怕。。。。。。”
“无妨。”李承乾起身,全场大臣瞬间安静,他对着李世民拱手道:“父皇,户部可以向民间发布债券。”
“债券?”李世民不解的问道。
李承乾颔首:“没错,就是债券,也可称之为国债。证券商行有上市的证券,朝廷亦可让证券商行发布债券。”
“一年债券,两年债券,三年债券。”
“当然是需要支付利钱,今年借明年还,或者两年三年之后再还。”
“也就是朝廷可向百姓借一千万贯,债券到期后,百姓可拿着债券前往证券商行连本带利的换回本钱和利钱。债券名,我们可以称之为国防债券。”
“铁甲舰本就是大唐的国防,想必百姓为了巩固大唐的国防,肯定会慷慨解囊,以解朝廷为难。”
大家听明白了,说白了是朝廷向百姓借钱。
世家众人闻言,眼神如同淬了毒。
从前朝廷缺银钱,首先考虑是向世家借,世家从中获取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