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靠朝廷和百姓供养,迟早出大乱子。
可那再怎么说也是他的儿子和弟弟,总不能不管吧?
李世民还是有些犹豫。
看着面前的李承乾,他忽然眼前一亮道:“那你说说,皇子不懂军事和农事,该如何解决?让皇子为大唐效力?”
这算是考验,看看李承乾这个未来的帝王是如何解决问题。
而李承乾听后,心中冷笑:老登就是老登,套自己话。
但对大唐有利,李承乾也不是小气之人。
直接道:“很简单,皇子需要学的不是儒家,历朝历代证明,儒家只是之前王朝统治需要的一种手段,并非是真正的让天下百姓读书识字,不然也不至于普通人根本读不起书。”
“那么皇子从小学的是读书识字,到了八岁九岁之后,就要发展皇子的特长。比如恪儿,他喜欢研究一些新东西,那么就让他跟着墨家等老师傅去学格物,格物兴国,给大唐研发厉害的武器不是很好吗?”
闻言的李世民微微颔首。
确实,这一点他也发现了,李恪在这方面兴趣很浓,而且干的也不错。
李承乾紧接着道:“再像青雀,这胖的打仗肯定不行,那么就要发展文学,专门绘制一些简单易懂的书籍,编撰书籍就非常的适合他。每一本书籍背后,都可以写上青雀的名字,这也是一种千古留名的传承不是?”
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李世民如此想着。
看着李世民连连颔首的样子,李承乾心中又是一阵冷笑。
打算好好拍拍这个老登的马屁。
“父皇,您想想,这些神器都有恪儿的参与,天下书籍编撰都有青雀的参与,父皇您又平定了千年难题北方之乱,保障大唐万世基业的延续,您这功绩是不是堪比千古一帝?谁还敢说您玄武门。。。。。。。咳咳咳。”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李世民原本听的心情舒畅,可最后玄武门三个字,直接触发了他内心的逆鳞。
但没有发火,而是直勾勾的看着李承乾。
觉得话糙理不糙,真如李承乾所说,自己儿子在各个领域都千古留名,那么他这个皇帝还不能成为千古一帝?
平定北方。
没错,要做千古一帝,就要为后世积福,平定北方。
打不过又怎么样?
那就找人研发武器。
就这样,父子俩在崇教殿聊了一夜,聊得李承乾不停打哈欠。
要不是面前是大唐皇帝,他可能就要骂娘了。
等清晨,李世民神清气爽的走出崇教殿,一点没有熬夜后的疲惫,而是容光焕发,获得了新生一般。
看的张阿难惊奇无比。
自己熬了一夜黑眼圈都不知道多重了,怎么陛下依旧如此精神,而且似乎哪不一样了。
可跟在后面的李承乾却跟被吸尽了精气神一般,浓重的眼袋,憔悴的面庞,微微佝偻的背脊。
“恭送父皇。”
“恭送陛下。”
李承乾和王泉等内侍都对着李世民的背影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