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好像不是来打仗,而只是来进行一场游行示威,然后接管城池就行了。
百姓对他们没有丝毫排斥,甚至有些百姓会鼓起勇气上前问秦军士卒是否需要带路。
“百姓已经知道了给我们带路有报酬。”
“那这仗打得也不对啊!”师长咆哮如雷,打了上百里,却硬是一点军功都没赚到……
那我来干嘛了?
玩吗?
“报!”
门口传来一声急报,师长两眼放光:“是不是有情况?”
“二团一营汇报,他们在攻占信城后受到当地百姓欢迎,在将所有赵国官吏控制起来实行军管后,有百姓向他们告状请求严惩一些罪犯,这是一营长的报告,他请求迟缓一天以安抚当地民心。”
师长:“……”
沉默了几秒,他手都开始颤抖起来。
从国策上来说,他应该高兴。
可他怎么也开心不起来……
“同意。”他认了:“告诉所有部队,如遇到类似情况,以安稳民心为主。”
随后,他眼不见为净,直接带着师部的警卫营加快速度。
一天后,他直接到了燕国边境。
秦军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分割了赵国北部和其他地区;现在所有秦军部队在占领城池后不是加紧防御工事,而是给百姓做主。
“报!前方有一支赵军边军并未投降,而是派来了一名使者。”
“带上来。”
看到来的赵军士卒,师长眼神期待:“是不是要给我下战书?”
“我们想投降,但我们有一个条件。”
士卒的话把他内心最后一丝期待都给浇灭了。
“什么条件?”
“听说你们伙食很好,能不能先让我们吃一顿饱饭?”这个赵军士卒停顿了一下:“朝廷已经连着半年没给我们发足军粮了,每月都只发一半,我们……”
师长叹了口气。
这样的对手,哪来的成就感呢?
他答应了这支赵军的条件。
都到这个地步了,他也不奢求军功了,只觉得这些赵军可怜。
然而,他又开始思考这一切是怎么造成的。
除了秦国的优势和舆论战外,赵国为何会有这种情况呢?
一个朝廷再蠢,也不可能连饭都不让士卒吃饱吧?
他想到了那位赵国相国身上。
秦军高级将领之间有许多传言,其中有一个就是:赵国相国是我秦国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