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你等等,什么叫我涉嫌走私?”
这些护卫当即不干了。
你可以打我、骂我,但你不能侮辱我的人品!
我们有手有脚,还有武艺在身,买得起东西,怎么可能会去干走私的活?
士卒依旧那副严肃样:“我已经说过了要检查货物,你们也要登记,你们既然知道秦律严苛,那为何还要在和我攀谈后问这种问题?这不正常!”
“放下武器,站到一边!”
这时,后方站岗的其他几十名秦军士兵中,分出了一半的人手走到他们周围,把他们包围了起来,其他士卒则在后方警惕的看着,其中许多人都端着火枪。
中年男人叹了口气,让护卫们放下武器——虽然这些刀剑在火枪面前也没什么用,但毕竟可以表现出一种态度。
他现在忽然觉得,秦国好像来对了。
刚才的交谈中,他已经知道了对面这名和他同为老乡的秦军士兵的经历。
不过是一个被赵军征召服兵役却因为没钱贿赂不了上级也回不了家、只能被强行扣押在边境延长兵役时间。
可这些年,秦国对赵国边境的渗透愈发严重,他们这些边境士卒早在前年就接到了秦国人的东西,许多士卒还早就把亲人送去了秦国,就等着秦国打来后他们也脱离身份去过好日子。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赵国对秦边境实际上已经没用了,他们也几乎可以称之为秦国在赵国的‘雇佣军’。
他因为父母早就去世,家中毫无亲人,想送都送不了。
前段时间,由于赵国涌来的难民越来越多,秦国干脆出兵,把势力范围直接往赵国境内扩张了数里到十几里不等。
边境郡县毫无异常,两国也未曾开战。
只是这些边境上的赵国百姓和军卒,直接被秦国纳入了统治。
士卒听过一些传言,说秦国之所以这么干,可能是希望把大部分难民在初期都安置在原来的边境线附近,这才扩张了势力范围——秦国不希望短时间内涌进来如此多的赵国难民,这会让秦国东部所有郡县压力剧增,且万一赵国难民犯事,也能把动乱局限在一个小的范围里,最好别波及到秦国本土。
士卒不懂这里面的政治因素。
他只知道,自己已经有可以在秦国生活的机会。
至于在赵国这边的,秦人信誓旦旦的说他们现在依旧在赵军挂名,但赵国朝廷和军队都不会有任何问题。
他也不懂,只是感觉赵国好像凉透了……
秦国都直接干到这地步了,邯郸城里却毫无动静、也许是毫不知情……
对其他赵军士卒,秦国给了他们选择的权利,他们都要么暗地里回国接家人去了,要么就已经和家人去了秦国内地;
而对他这种毫无牵挂的赵军士卒,秦国对他们进行了一些审查,和他一样没有罪行的,可以选择去考核秦军、专职工人等等工作加入秦国朝廷;当然,能不能加入进去是另一回事。
对于他们这些想加入的,秦国不仅有审查和考核,还有一个名为‘试用期’的东西。
毕竟虽然想吸纳一部分赵人方便日后对赵地的宣传和统治,可秦国也不是什么人都要、且没点防备的。
在这试用期内,一旦有任何问题,都可能迎来之后更严重的审查甚至除名。
要知道,似他这种独身汉能有这个加入朝廷的机会,来之不易啊,这段时间媒人都来了好几个了。
士卒不愿意因为任何风险失去这个机会,这才在刚才听到他们的问话时那么大反应。
这让中年男人不得不感慨秦赵之间的差距。
在赵国浑浑噩噩被迫服兵役的人,在秦国却主动想加入秦军还如此坚守原则。
这可不是单纯的军饷、杀敌奖励就能概括的。
这需要的是整个秦国社会全方面的超过赵国,让百姓看到实质性的差距、尤其是秦军和赵军之间的差距,才能有如此大的吸引力。
在他思虑间,秦军士卒已经检查完了他们的货物。
“你车上怎么这么多粮食?还有这么多三大行钱庄的存折?”
“怎么?这也不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