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陷入了沉默。
这时,李斯在他耳边轻声说了几句话。
国师出现之前,秦国城市里的人口少得可怜,且大部分城市里的百姓依旧很困苦,时不时就会有人因为生活维持不下去而成为奴仆、佃农或者奴隶。
但村落里许多人们依旧会往城市里挤。
无他,能住在城里,本身就代表你的经济实力比城外的农人要好了,而且城内离官府近一些,自然也有许多便利之处。
“我能去你们家看看吗?”
三个老人对视着,犹豫着。
一个刚才除了回礼就没有说过话的老人点了点头:“跟老朽来吧,他们二人有些不便。”
等到了老人的家,扶苏才知道什么叫不便。
这个老人的两个孩子都在商人手下做事,生活较为宽裕,有三间房,还能落得下脚。
“那两人家都不如老朽这里,恐怕会怠慢殿下。”
“你……认得我?”
“殿下有一次去国师府时,老朽正好在国师府门外的广场上散步,有幸见过您一眼。”老人一边收拾着东西一边说,他就住在最外面这间屋子,他想腾出点地方:“殿下只是换了装束,老朽想了好一会才想起来。”
“这屋子很久了吧?”
“好像二十多年了,要是有余钱,我那两个娃也想翻新一下。”
“您有孙子吗?”
“两个娃都没娶亲,老朽也着急……”
看着扶苏丝毫不在意环境,坐在老人睡的稻草床上和他攀谈着,站在门口的李斯很是欣慰。
他和扶苏几乎都是因为国师的到来而确立地位的,看着扶苏一步步成长,他心里居然有种……老父亲的欣慰感?
这难道就是诸葛亮对刘禅的那种感情?
许久后,两人离开了,去往下一个地方。
临走时,扶苏让人给他们送了一点吃食。
“李廷会,以前的秦国,是不是比现在还差?百姓日子比现在还苦?”走出这条巷子去往下一个地方的路上,扶苏问了句。
李斯想了想:“和现在比是的。”
“你是想说和六国比很好是吧?”
“那是相当好了。”
“能跟我说说六国的事吗?”
“自然可以,臣曾经在楚国做小吏,也算……”
……
北地郡一处山林里。
一场战斗正在这里的两支部队中发生着。
蓝军部队两个连找到了位于深山老林中的红军指挥部,此刻双方人马正打得不可开交。
每个士兵脖子上都有一个布条,一旦布条被撕下或者损坏即判定为阵亡退出演习。
此刻,由于地形限制,双方陷入了最原始的肉搏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