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呜呜……
就连眼泪也没有,众生镜哭的更加伤心了。
宋祁不管众生镜,唤来生死册、判官笔,随后用判官笔蘸了蘸墨池。
“你们三个……怎么用?”
你这是正经用吗……众生镜无声吐槽。
生死册共有三千页,每一页皆是空白。
在修行文化中,三这个数字通常并不代表具体的三个。
而是指多,亦指事物从抽象到具象的演变。
三千,则意味着无垠无尽。
代表生死册可以囊括宇宙间的一切生灵。
“在生死册上写下生灵真名。”
所谓真名,就是生灵的名讳,再加上生灵的具体特征指向。
拿宋祁举例。
如果只在生死册上写下宋祁的名讳,那么世间宋祁千千万,根本无从锁定。
但加上人族、武安侯、人皇传人、或者身形外貌等具体指向后,生死册便会明确锁定到该生灵。
“墨池中原本储存着命轮殿中的死生之力,故此可以增减生灵寿元。”
“现在死生之力已经随着岁月流逝,故生死册无法再为生灵增寿。”
墨池是生命与死亡的能量储存站。
若有生灵的寿元被剥夺,这部分寿元不会凭空消失,而是化作死生之力,储存到墨池中。
兵主可以调用墨池中的死生之力,赐予其他生灵。
这就是生死册增减寿元的原理。
但生死册的增减寿元,只能在一定限度的合理范畴内。
比如一名凡人,寿元极限为百岁。
在这个过程中,他可能因为疾病、灾祸等外在原因,无法活到百岁。
这种情况,生死册便可以将其延寿到百岁,甚至打破一点点极限。
但不可能让一介凡人活到二百岁。
“死生之力如何存储,难道靠剥夺众生?”
古天庭册封的不是正神吗?
这能对劲?
“自然不是。”
“大司命在凡间象征着平安、长寿。”
“祭拜大司命的生灵,其死生之力差值全部会进入墨池。”
假如说凡人的寿元极限是一百岁,实际能够活到百岁的人极少。
那么其间的差值就会化作死生之力,流入墨池。
这才是死生之力正常的获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