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王道:「我与他素有恩怨,曾经几次派他送死,他有怨言也是应当。临走他问的那句话,心肠岁毒,说我与西天不清不楚,对大天尊不忠。他多半是想以这个名头,不给我亚帅的位子。」
他迟疑一下。
他的玲珑宝塔是西天燃灯古佛给的,长子次子皆拜在菩萨门下,也是西天的高手。自已的表现,的确与西天不清不楚。
将来闹到玉帝那里,陈实用这一点来攻击他,他很难撇清关系。
「这个陈实,倒是不好对付。」他心中暗道。
陈实在金鳌岛逗留几日,一面是小修为不稳,需要稳固修为,一面是他离开这段时间,蓬莱西的外道有反扑趋势,陈实还需炼化外道,免得这些仙人被外道侵蚀。
焦瘤子询问道:「为何不将此地的外道完全炼去?」
陈实道:「外道只要控制得当,有益无害。留着一些外道环绕他们的道境,或许可以避开开劫。」
他又去了一趟地底青宫,这次进入青宫,查看墙壁上的天道法则,对照浮罗村青碑,
陈实又从这些印记中领悟出更多的东西,一时间有些忘我。
浮罗村青碑克制黑暗海天道,但因为道墟中蕴藏的黑暗海天道不全,导致青碑没有完全破解黑暗海天道。两相印证,陈实收获颇丰。
陈实将青宫的天道法则再参悟一遍,没有找到咒道,心道:「华夏祖庭也有外道,商度公说是咒道,他们这些巫祝曾用咒道杀了不少仙人。咒道不在仙道之中,或许可以让小般下令,让他们交出咒道。奇怪,这里面为何没有咒道——」
他走出地底青宫,心中还是纳闷不已。
「难道说,那时的黑暗海修士并未发现华夏,所以青宫中才没有记录咒道?」
这等历史太古老,无从追溯,陈实只是想一想便抛之脑后。
此次出征,他调动四个所二十卫的兵力,共计两万天兵天将,支取辐重,各种灵丹妙药、仙器、阵图、楼船、战车,皆是天庭调拨,一应俱全。
陈实换了一身甲胃,金光灿灿,既显得英气勃勃,又十分威武。
小也是一身甲胃,带着女将军的英武之气,看得陈实心跳漏了两拍。
「这身不错,下次便用这身甲胃,不用脱。」
大军开拨,楼船载着两万将土,驶向最近的星门。
到了星门,他们收起楼船,乘坐星槎,几经辗转,前后十多日,终于来到函谷关。
星门在函谷关外,陈实眺望这座雄关,但见此关雄壮,铁壁乌黑,泛着光泽,如同一道连绵不知多少万里的屏障,挡住黑暗海的海水与魔怪。
函谷关上方,群星灿烂如斗,光芒灼灼,星辉如雨洒落下来。
那重重星光中,隐约是一片壮阔天地,像是圣地,又像是道境。
陈实看得出神,一旁的天机秀士仲麟道:「天王,函谷关乃仙家重镇,由太清一脉的大罗金仙文始真人镇守,下辖十万仙兵仙将。这位文始真人非同小可,老子出关时,便是他镇守在此。老子所著的德道经,便是经他之手传世。」
陈实跟随朱秀才学过德道经,获益匪浅,闻言不觉对文始真人动了亲近之心,
道:「你的意思是说,那十万仙人与文始真人,便藏身在这星斗之中?」
仲麟道:「文始真人早已证得大罗,虽然奉命镇守此关,但未必就在关中。况且,天庭与仙人不对付,咱们不宜与他走的太近。」
陈实率领大军靠近,函谷关内已经有守军飞身而来,远远询问来意。
一个仙将飞出,道:「天下兵马大元帅奉大天尊之命,前往华夏神洲平魔乱!劳烦通禀。」
守军闻言,急忙去了。
又过片刻,镇守此地的一位太乙金仙飞出,验明玉帝大天尊的圣旨,又验了陈实的兵符与印绶,这才放行,笑道:「陈天王勿怪。最近不太平,各地乱象频发,不得不仔细些。下官是文始真人弟子,乌真子,人称乌道人。」
陈实疑惑道:「最近不太平么?」
「可不是么。」
乌道人笑道,「匪盗作乱,犹善模仿天官。我听闻诛仙榜上的恶人便冒充天庭的天王,四处招摇。对了,李天王怎么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