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令,你想说什么?”嬴政询问道。
将军令站起身,微弯腰致礼,“臣,无可说辞。"
他眼神淡定,没有一丝情感波动,仿佛看着一个无稽之谈。
秦国真的是有德的吗?
将军令征讨阴阳家本与扶苏关系无涉,人家尚且不闻,如今经其口说出,简直曲解成另一回事。
将军令不愿跟这样的愚人争执。
假使将来登上君王宝座,只需一句话,这“痴人”或许就会原形毕露。
所谓的腐儒的悲哀与恐怖,让人难以想象,
特别是在此刻,儒家观念下的荒诞愚钝。
"哦,难道你不做些解释?"嬴政意外地问道。
“臣,无可说辞。"将军令目光淡然,毫无起伏的情感让人脊背生寒。
辩驳与否。。。?
五十五回奏
将闾推测,扶苏的行为也许不是针对他个人,而是专注于事情本身。
毕竟扶苏本就遵循君子之道,极其重视名声和修养,秉承儒教真义。
他的思维方式如同被人贬为弱智般,无法按照普通人的逻辑揣测。
"这件任务,寡人指派给你的,扶苏,你对此事有什么要说的吗?"秦始皇微蹙眉头叹道,看向他的眼神充满深深的失落。
他对扶苏的失望程度令人痛心。
仁慈并非罪过,温和同样无过错。
错误只是在于出生在一个不合时宜的时代。
换句话说,在战国烽火不断的大势中,无论他秦统天下还是六室与百家之争仍将继续。
秦始皇确信,若是扶苏主政,必定难以压制住各方势力。
因此至今尚未确立储君便是缘由之一,尽管将闾符合要求,但是其身份与名分还未足够稳固。
现今名望与实力间的差距尚显悬殊,仅凭一次战斗难以断定一切。
然而扶苏闻言后呆愣住了,完全不知所措。
"臣……臣并无……无言可对……"扶苏不是真正的愚笨之人,但并没有继续指责秦始皇。
今日早朝只有一项议题:秦长久低姿态,需要商议后续战略,应对近期几个躁动不安的诸侯国,有人可能认为我们国力衰弱,需对此歪风邪气有所行动。
秦始皇严厉道:“这样的风言风语,寡人决不会坐视。"
轰隆隆!
群臣仿佛脑壳被炸开。
听此言,太子扶苏震惊道:“父王不可!现在国家正处于休养生息之机,岂可再次挑起战争!万万不可啊!”他虽然明白阻止不了秦始皇的决心,却依然奋力反对,试图为国家争取安宁的岁月。
"并非为开战,而是给他们些许警戒。"秦始皇敲了敲书案,态度坚定。
将闾低下头,目光闪烁,似乎陷入了沉思。
他是想寻求建功立业的荣耀?或许……他只是要夺回必将属于他的领土。
"陛下,我秦战马疲乏已久,急需休整,又如何去征伐呢?"扶苏焦急地劝阻。
和平是他内心渴望的,深知马战的弊病——没有马蹄铁保护,马匹长途行军难以坚持,更易脚部长茧磨损。
"的确问题重重!"秦始皇也感同身受。
扶苏反驳之处皆是有根据的道理,让他也陷入了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