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商人、工匠、农民等等,都在关注这场考试。
这并不是一场普通的考试,是个人能力的体现。
参加考试的这些人才,将来是要管理各地的,跟他们这些百姓们息息相关。
若官员很有才能,是百姓之幸,若官员是草包,将是百姓之祸。
因此大家都很关注,益州城内涌进了大量的人员。
吸引这么多人关注,荀彧等人并不惊讶,他们要的就是大家的关注。
这次考试就是要让这些人才们将自己的才能展示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之后他们去各地做官才能服众。
荀彧并没有把考试放在益州的专门考场中,而是带着这数百人才来到了益州城中部。
这里有一座大型广场,能够容纳上万人。
广场是李恪来到益州之后,命人去修建的。
今天,考试的人在中间,百姓们在周围现场观看。
“诸位,考试即将开始,今天监考官不止本官一人,诸位也是监考官。”
荀彧对周围众人说道。
“但凡发现有作弊,或者觉得哪里不对的,你们尽管提出来。”
周围百姓们很是惊喜,还是头一次做监考官。
“他们考试的题目,不是由本官出,而是由你们来!”
荀彧继续对众人说道。
“你们每个人都可以说一个问题,或者是一个词,然后让这些官员们去解答,并且给出规划及解决方案。”
众人再次惊讶,让他们当监考官也就算了,还要让他们当出题的人?
虽然考试还没开始,但他们对这些人才已经多了几分信任。
若这群人没有真正的才华,荀彧大人又怎么会让百姓做监考官和出题者呢?
人群之中,李靖等人也来了。
他们原本在军事学院内学习,突然听说来了数百人才,荀彧要对他们当众考试。
李靖等人很感兴趣,一起来现场参观。
刚才听到荀彧说让周围的人做监考以及负责出题,李靖等人很是诧异,还以为荀彧在开玩笑。
“头一次见到让百姓们监考出题的。”李靖淡淡一笑。
李积道:“这样才能更好的考验人的才能,荀彧大人这般做,看来很信任这些人呀!知道他们展示出优秀才能,就一定可以赢得人心。”
“你们可能不知道,这些人是秦王殿下送过来的!”一旁的李孝恭低声说道。
众人微微一愣,这个他们倒是没听说。
李孝恭之所以知道,是因为那天他就在益州城门口附近,看到萧何带着人才进城。
……
考试正式开始,周围的百姓们纷纷发言。
有的人说经商困难,有的人说学习很无聊,有的人说种地太辛苦等等,各种各样的问题被提了出来。
有的人提的问题很无聊,让人听了都不知道怎么作答。
但考场的这些人才却从容淡定,听完百姓们的各种‘疑难杂症’后,便开始作答了。
他们拿着毛笔在纸上书写,一两个时辰便全部写完。
官员们所述的内容公布出去,引起众人惊叹。
无论百姓们提出什么样的疑问,官员们都认真解答,并给出具体的执行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