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提他们还好,一提他们我是真有些发愁,他们那个期末成绩,我真怕他们回头高不成低不就,一个考不上大专,还有一个别回头连高中都念不上。
咱也没亏待他们,这成绩啊!
小高学习能力分点给他们多好。”
“你别总愁这些,有咱们俩给他们铺路,哪怕学习差点,你又愁什么呢?
还能没有工作不成。
最多无法从咱们这小县城跳到大城市工作成家罢了,再怎么着也有咱们俩兜底,总归在本地不至于混不下去。”
张怀阳没他媳妇那么多愁善感。
孩子就这样,难不成还能塞回肚子里重新生吗?重新生智商就能高了吗?
唉,人得接受现实。
“一点志气都没有,他们要是混到得我们帮忙,才能在本地找到工作,那说明咱们家在走下坡路。算了,不说这了,一说又头疼,走吧走吧,回家。”
“都不爱跟你聊这些,一会愁这一会愁那的,烦死个人了,走了走了。”
……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adouy。请牢记。
也是他们那的风俗,理应如此。
这话高芸说的很恳切,他们那,这里说的是未来世界那边原来的经历,过生日,结婚丧礼,升学宴啥的,大家伙吃完饭之后,主家确实是需要回礼的。
讲究一些的乔迁宴也会回礼。
只不过回的不是啥值钱玩意儿。
就是些吃食饮料了,搞个大礼包。
结婚礼包里面必然会有喜糖,阿胶红枣之类的东西,升学宴礼包里会有粽子或者年糕,象征着糕粽嘛,生日礼包里年纪小的放方面面,年纪大点的放寿面,年纪再大的放寿桃。往前追溯十几年是没这些的,也就最近十来年才兴。
可能是卖礼包的商家搞出来的。
别人都送,自家不送也不合适。
然后就成了习俗!!!
但十几年其实已经能算习俗了,反正高芸觉得自己回礼还挺理所当然的。
张怀阳和孙兰两人看高芸说的那么诚恳,最重要的是他们有眼睁睁看到高芸把手电筒放到礼包里,所以清楚是啥情况,稍微推脱两句便没再继续客气。
然后当然就是告辞离开。
并且出门后没多久就把手电筒拿出来,借手电筒的灯光照明回家,大晚上没手电筒,走路是真的感觉很不方便。
不然这时候很多自行车前头。
也就没必要非配个小型照明灯了。
还是用电池的那种。
“刚刚进门的时候,那个小高把我手电筒硬抢过去,我整个人都懵了。”
直到走远了,张怀阳才笑着道。
要是手电筒没拿回来,他可能会觉得有些可惜,甚至内心隐约生出不满都有可能,但手电筒拿回来了,只会觉得挺搞笑的,感觉只是闹了个乌龙罢了。
“哈哈哈哈,我也有点懵,当时就寻思着,手电筒也不是贺礼啊,不过没好意思说,当时那丫头大概也没注意。
后来发现,不也还回来了吗?
幸好还了回来,要没还回来,咱们晚上回家确实不方便,要小心许多。”
孙兰是同样的笑呵呵的说着。
这种尴尬事不好对外人说,但是自家人说一说,调侃一下,还是无妨的。
“可不是嘛,等菜吃的时候,我心里都在琢磨着,要不要看去附近哪家借个手电筒回去了,咱走慢点吧,我感觉吃撑了,慢点走,不然胃不大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