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有些人其实不大明白,不大理解,但他们知道高芸这些年做的任何事都对他们有好处,他们也尝到了甜处。
所以自然没人去瞎想或者捣乱,他们坚信,高芸这么做肯定有她的道理。
这就是个人信誉名望带来的好处。
大家愿意无条件的相信。
与此同时,高芸母亲,远在未来世界的杨琴,也帮高芸仿制了一大批符合这个时代科技水准的一些资料书籍,以及伪造成古籍秘方的一些实际要更先进更科学的资料书籍,由高芸借由食品厂的运输队等渠道,设法全都搬运过来。
于是又一段时间后,新一批经过初选送过来的那些知青,愕然发现他们到达地方之后,首先需要面临的竟然根本就不是干农活等问题,而是得先考试。
没错,高芸给他们安排了考试。
不是一场,也不是几场,而是很多很多场考试,有测试他们本身数理化能力的,有测试他们在哪方面有天赋的。
然后当然就是把符合高芸要求的那些知青们全都留下来,让他们进图书馆学习,或者说兼职一个相对轻松点的大队工作,将工作之余的时间拿来学习。
教他们的当然是那些教授啥的。
至于不符合要求的,也是给他们两个选择,一是直接去附近大队下乡,二就是跟着学,并且做一些不怎么需要天赋以及创造力,只需要踏实肯干,听得懂专业术语,且能配合做研究的工作。
搞研究不是说全靠天才,天赋一般的,也能做基石,做些重复实验劳作。
节省天才们的时间嘛!
特别是在没有超算的情况下,天赋一般的那些个研究人员作用就更大了。
听起来有些残忍,但这就是现实。
除非运气特别好。
没错,搞研究有时候天赋重要,但有时候运气也很重要,指不定就有运气特别好的瞎猫撞上死耗子,碰巧弄对了配比,或者实验出错都能搞出个成果。
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哪怕天赋一般,只要愿意干,高芸都给他们机会。
结果就是到六八年年底,高芸他们成功接纳了两万名知青,要不是期间高芸又赶忙借十几个教授的手,搞了几样能出口赚外汇的小发明,成功赚了一笔钱,年底的收益和税收怕是得很难看。
毕竟这么多知青都是要吃饭的,搞研究之类也要花钱,高芸总不能都从未来世界采购,她未来世界没那么多钱。
所以总体来讲压力还挺大的,不过压力再大也得顶着,毕竟这才多少钱。
高端研究设备还一样没买呢。
只买了些普通的基础研究设备。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adouy。请牢记。
可以展望一下未来。
您想想看,我们这先前连个高中都没有,是不是,孩子想要念高中得去大城市,对我们而言的大城市,现在我们发展的已经相当不错了,收入比以前的一些大城市收入还高,可是咱们这还是连一个高中都没有,中专大专也没有。
大学那就更不用想了。
想念大学得到市里面去才有。
以前那些个教授老师,咱们能有办法请过来吗,请人家过来讲课都困难。
根本没机会接触。
雪中送炭和锦上添花的区别,我想您应该也清楚,如果咱们能把那些个教授和老师接过来,甚至于让他们就在咱们这定居,咱们这还用怕没有高中吗?
他们教学能力比不上高中老师吗?
至于中专大专和大学,咱们没有地皮吗?咱们能没能力建房子吗?咱们都有啊,就算是书籍教材之类的,我也有人脉能想办法弄来,缺的就是教书的。
您说是不是……
有教书的,那才能算学校嘛!
我的想法就是,您能不能想办法把这些个话,这些个未来的畅想,跟咱们县里面,甚至于跟升官了的那些聊聊。
特别是跟本地出生的领导们聊聊。
咱不得为自己家乡着想吗?”
“您想想看,这事要是能够顺利搞定,再过个四五年,您重孙和重孙女出生,出门左转是托儿所,右转就是小学初中高中,十二年一贯教育,再往前走几步,拐个弯便是大学,甚至于好几个大学并排,想上哪个就上哪个,放学还能回家看看您,跟您吃个中饭或晚饭。
这日子多舒坦,多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