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百官越是猜测,越是觉得思维混乱。
他们把朝中的文武百官,全都猜测了一遍,可最后发现并没有和李君羡有仇怨之人。
至于利益冲突,那更是无稽之谈。
别看李君羡现在还是千牛卫大将军,等太子登基以后,这个职位肯定会被薛仁贵和秦怀道等人占据。
至于李君羡这个前任皇帝的心腹臣子,恐怕只会被下放对待。
如果李君羡在开拓西域的战斗中,没有立下赫赫战功,其肯定会被太子殿下疏远冷落。
百官经过一番推测后,最终得出两个可怕的结论。
“其一,李君羡是个倒霉蛋,成了谶语的替罪羊。”
“其二,陛下要清除这个威胁皇权的存在!”
对于皇室来说,最忌讳的就是威胁皇权的谶言,这可是臣子谋反的最大借口。
当百姓都这么认为时,身为武将的李君羡便有了造反的民心。
。。。
户部。
和外面暗流涌动的气氛不同,杜荷又把五名行军大总管,十名副大总管,以及一众负责后勤辎重的大臣叫来议事。
昨天已经把大的框架定下来,今天则讨论细则问题。
两个时辰后。
杜荷长呼一口气问道:“诸位将军,你们对战斗的安排,可还有不明白的地方?”
过了数十息,都没有站起来提问题。
杜荷沉声说道:“既然大家都没有异议,今天开始你们五路大军的行军副大总管,得去调集各州府兵。”
“各部人马要在指定的时间到达各自的目的地,违令者军法处置!”
随着杜荷的话音落下,众将领的后背一冷。
不少人跟随杜荷征战过,他们从未听杜荷下过此等命令。
众武将纷纷站起来,他们齐声应道。
“末将遵命!”
战时的大军统帅军职最高,可以处置麾下的所有将领,即便贵为尚书左仆射的李绩,也得听从杜荷的命令。
等他们坐下来后。
杜荷朝侯君集说道:“侯右仆射要做好后勤统筹,及时为将士们运输粮草辎重!”
“含嘉仓、义仓和诸多常平仓内的粮食,全都调去前线!”
此战的筹备期只有大半个月,时间十分紧迫。
如果从民间购买粮食,或者等待各地的纳粮,肯定会耽误大军的出战时间。
唯一的办法,就是把粮仓内的粮食先调动起来。
侯君集站起来脸色凝重应道:“臣遵命!”
紧接着杜荷又跟他们叮嘱几句,除了把薛仁贵、席君买和裴行俭留下外,让其余人回去做准备。
等众人都离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