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营之时,赵五被分派到营寨西侧警戒。从这里可以远远望见邺城高大的城墙,以及城外连绵数十里的楚军营寨。
楚军旗帜如林,营火如星,规模之庞大令人心惊。
“好家伙,这得有多少人啊?”身旁的少年兵惊叹道,声音有些发抖。
赵五眯起眼睛估算:“听说是三十万。你看那连营的规模,起码蔓延了十里地。”
“我们能赢吗?”少年不安地问。
赵五没有立即回答。他望着远处邺城城墙上的魏军旗帜,又回头看看营中飘扬的汉字大旗,长长叹了口气:“不管能不能赢,这一仗都必须打。丞相说得对,唇亡齿寒啊。”
夜幕降临,汉军营寨中燃起篝火。
赵五正在啃着干粮,忽然听到中军方向传来一阵骚动。
不久,消息传开:魏国的使者来了,而且是重量级人物——曹魏太尉钟繇亲自前来,而且护卫他的人,正是夏侯渊之子,宗亲将领夏侯霸。
钟繇虽年事已高,须发皆白,但精神矍铄,目光炯炯有神。
“诸葛丞相。”
钟繇躬身行礼。“老朽奉我主之命,特来共商破敌之策。”
诸葛亮还礼:“钟公年高,不辞凶险亲临我军,亮感佩不已。”
双方入帐后。
钟繇询问起了曹魏这边最为关心的问题:“听闻卧龙先生,已有破敌妙计,不知我方当如何配合?”
“城内十二万大军,可任由先生差遣。”
诸葛亮看了看钟繇,又看了看他身边的夏侯霸,淡然道:“西楚之关键,在于士颂此子一人尔。”
“若士颂死,西楚之兵逼退。”
“其子年幼,西楚派系林立,必有内乱。届时,天下之势,尚未可知也。”
钟繇听罢,抚须沉思良久。
要是别人说,想要用杀士颂本人来破西楚之势,钟繇早就反驳了。那士颂是这么好杀的吗?不说他们这些人了,就是当年曹操在时,一样能看清这点,杀士颂则西南无忧。
为此,曹操亲统大军,追着士颂杀到了长江边。
最终不也是功败垂成吗?
邓王曹冲,选拔精锐刺客布局,得到了刺杀士颂的机会,终究也功亏一篑。
现在曹操,曹冲父子皆死,西楚成秦并六国之势。
稍稍有点见识的人都知道,杀士颂是曹魏和季汉最后的生存机会,就好像当年燕丹遣荆轲刺秦一样。
但都到了这个时候了,杀士颂,何其艰难。
也就是对面是诸葛亮,钟繇才没有翻脸。
“士颂近来,业已成熟,不会轻易涉险,不知丞相有何妙计?”
诸葛亮神色平静:“用兵之道,无非奇正相合。正面抗衡,我军力不能及;唯有出奇,方有一线胜机。”
“我意,派出季汉之兵和曹魏军队混合出击,调动楚军,让他误会我军布置,兵力安排。最后,西楚军中,定然会有人意识到,我季汉大营,只有我诸葛亮一人,用一面大旗在牵扯他。”
“以士颂的个性,多半会亲自率领精锐,前来探查。”
“那时,我自有办法,引他入营。”
钟繇和夏侯霸对视一眼,他们当即明白,诸葛亮是准备以自己为诱饵,引士颂进绝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