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当时的自己,不过是个从徐州逃难南下的没落官宦子弟,怎么值得他士颂如此花费心思。
难道他士颂有天眼不成,知道自己能辅佐刘备,在这乱世开辟季汉基业?
但不可否认,士颂对自己,那是真的上心。
若非自己诸葛家,世受汉室恩情,当年三兄弟中,自己成为了那个选择回馈汉室的人,他也真动过心思,给士颂出力。
只不过,后来遇到了刘备。
君臣相交,如鱼得水,十多年君臣,信任有加,如今更是成为了托孤重臣,这份推心置腹的恩义,他不得不还。
“诸位安心,亮既有此番谋划,自然是思虑妥当。”
“到时候,诸位依令而行,切不可贻误战机。”
出于对诸葛亮的迷之信任,众人自然大声应承,表示会依照诸葛亮的安排,做好准备。
倒是聪慧的诸葛恪看出几分隐患。
“叔父之谋划中,叔父自身之安全,可有保障?”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是一愣,而后大惊失色。是啊,若是没有妥善安排,以身为饵的诸葛亮自己,岂不是危险了。
诸葛亮微微一笑:“用兵之道,虚则实之,实则虚之。士颂多疑,以我为饵相诱,他中计之后,并会心中多疑。”
“那时,我自会见机行事,顺利脱身。”
“而诸位要做的,便是配合我完成这次引蛇出洞。”
说罢,诸葛亮把自己心中谋划中,需要众人知道的部分,一一说明清楚。
末了,
阚泽叹服道:“丞相神机妙算,自是万全。然,在下仍请丞相三思,以备万一。”
诸葛亮神色凝重:“亮岂不知险?然为天下苍生,为大汉基业传承,此险不得不冒。”
他望向帐外,目光仿佛穿透夜幕,看到无数流离失所的百姓,看到了刘备复兴大汉的那一腔热血。
“自董卓乱政以来,天下纷争已近三十载。诸侯崛起,战火不休,百姓流离,田畴荒芜。”
“若能以此计破楚,或可换得数年太平,使我大汉得以喘息。”
帐内一片寂静。
最终,诸葛瑾长叹一声:“既然你已意决,为兄愿陪同左右,以防不测。”
诸葛亮摇头:“兄长需留在大营,统领全局。若真有意外,兄长可配合留守国中的陈群陈登二人,按我留下的锦囊行事。”
言罢,他环视众人,拱手道。
“此一战,拜托诸位了。”
随即,一道道命令发出,诸将领命后,脸上都多了一份凝重与决心。
议事持续至深夜方散。
诸葛亮独坐帐中,烛光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
心中忧思过重,无心睡眠,他便取出古琴,轻抚琴弦,一曲《梁甫吟》在夜风中悠悠传开,如泣如诉。
帐外,老兵赵五,正带着队伍在巡夜。
听到琴声,他不由得停下脚步,静静聆听。那琴声中有忧思,有决绝,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沉重。
“丞相又在熬夜思虑了。”他身边的少年新兵叹了口气,他才加入军中多长时间啊,就已经多次遇到诸葛丞相忧思过重,无心睡眠的情况了。
赵武也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