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东晋在历史上唯一做了一件有益的事情,那就是开发江南。
江南的潜力比起北方要大上许多。
盘踞在瓯越、闵越的越国已经开发这两地有十几二十年,如今也该让让了,熊章迟早要找个机会将他们撵到后世的越国。
而造成秦国灭亡的直接原因就是秦二世的昏庸与赵高的乱政。
秦始皇死后,继承者的无能加速了帝国的崩溃。
熊章继续剖析秦国灭亡的原因。
其一,胡亥得位不正,残害宗室大臣:胡亥在赵高和李斯的阴谋下篡位,为巩固权力,诛杀兄弟姐妹(如公子扶苏、将领蒙恬蒙毅)及大量先朝旧臣,导致统治集团内部人心惶惶、分崩离析,失去了精英阶层的支持。
其二,赵高专权,指鹿为马:赵高架空秦二世,独揽大权,通过“指鹿为马”的闹剧清除异己,使得朝政混乱不堪,政府机构彻底失灵,无法有效应对起义。
昏君加奸臣,这也是后世大部分王朝灭亡的直接原因,熊章觉得这一点很难避免。
经过许久的分析和总结,熊章最后又归纳了一下秦帝国灭亡的原因。
秦朝的灭亡是一个系统性、结构性的失败:
一、政治上:统治集团顶层腐败混乱(二世、赵高)。
二、经济上:过度汲取民力,摧毁了社会经济基础(繁重徭役、赋税)。
三、法律上:严刑峻法将民众推向对立面,而非保护社会。
四、社会上:未能消化统一成果,反而激化了与六国遗民的社会矛盾。
五、军事上:统治失序导致军队调度失灵(章邯被迫率领刑徒作战)。
正如贾谊在《过秦论》中所总结的:“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意思是,秦统一后,形势已从“进攻”转为“防守”,但却没有施行仁政,反而继续沿用暴虐的统治方式,这才是其灭亡的根本原因。
楚帝国和秦帝国的体制最大的不同,就是李斯是权力滔天的丞相,所以他有机会连同赵高只手遮天。
但楚国的相权却被熊章拆成了七分,就算是日后总理大臣想要专权,其他的理政大臣肯定不会答应,更不用说理政大臣里面还有宗室代表。
再加上熊章早在几年前就立下了太子,这一点就足以避免楚帝国会出现二世而亡的结局。
而且熊章觉得汉朝的一些制度也不错。
正所谓,以史为镜,可知得失。
汉朝虽然继承了秦帝国的制度,但为了避免汉朝如秦朝一样短命,所以汉朝在秦帝国制度上做了很大的改动。
虽然也有动乱,但所幸没有让汉朝初期就崩溃,这就是汉朝的分封制。
所以楚国肯定也要坚持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