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祖礼成之后,皇帝熊章颁下他登基之后的第一道诏书:尊其母后昭后为皇太后。
昭后乃熊章生母,对熊章有生育教导之恩,他继皇帝位后,自然要尊其为皇太后。
皇太后这个称呼如今也成为熊章的首创,本来已经七十多岁的昭后是不愿意的,他是舍不得这个昭字,但架不住皇帝熊章的坚持,这才同意。
皇太后这两年的身体开始出现明显的衰退,古稀之年不论在那个年代都是很难得的,熊章想要让其母后也如那后世的秦太后芈月一般,被载入史册。
此诏一下,百官称善,昭后仁德贤惠,深明大义,不专政,不擅权,所以她在在楚国朝内朝外深受臣民的尊敬。
巳时正刻,登基大典正式开始。
之前的楚王宫也变成了现在的皇宫,在章华殿前,旌旗猎猎,仪卫森严,编钟磬管齐鸣,《咸池》之乐恢宏壮丽。
皇帝熊章升御座,接受百官朝贺,总理大臣弥生率文武百官行三跪九叩大礼,山呼万年,声震殿瓦,气势磅礴。
有礼官宣读即位诏书:“朕承天命,开辟大统,稽古建制,国号曰楚,纪元天统。
夫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今朕虽德薄,敢不兢兢业业,思与天下更始。。。”
诏书宣毕,熊章颁下一系列重要诏令:
首先册封王后嬴蓁为大楚国皇后。
嬴蓁乃秦国公主,自嫁入楚国以来,贤德淑慎,为熊章诞下两子一女,对外从来不干涉朝政,对内管理后宫,使得后宫安稳,很少发生动荡,不仅如此,还经常以楚国王室的名义扶助孤寡,赈济百姓,深得民心。
当她戴着凤冠,穿着袆衣登上丹陛时,百官皆赞叹不已。
皇后嬴蓁此刻也是有些激动,他夫君的宏图大业终于是达成了,虽然他的母国已经没了,但自己的夫君现在却给了她更大的荣耀。
接着册封嫡长子熊恒为皇太子。
已经二十五岁的熊恒英姿勃发,早就在朝堂之中展示出极强的治国之才,此刻从王太子升格为皇太子,熊恒表现得十分镇静。
这个时候,皇帝熊章亲手为他戴上太子冠冕,嘱托道:“储辅者,天下之本也,尔当修德进学,以备将来承继大统。”
太子熊恒再拜受命,举止得体,观者皆称其有明君之相。
最令朝野关注的是对功臣的封赏,总理大臣弥生被封为安国君,樊须加封为理国君,端木赐为平国君,荆云为城安君,李木为定安君,随文为襄安君,宋武为卫安君,宋宁为城父君,黄永为安蜀君,除却荆云之外,这些新晋封君的人基本上要么是熊章潜邸的老臣,要么就是楚国的功臣,荆云因为之前在对晋之战有立功,所以这次顺利晋升爵位。
像白毅、孙念这些已经有封君及以上爵位的老功臣都增加了食邑。
就算这次没有被封君的也都得到了财货或者爵位提升的补偿。
所以朝野上下,无人不对皇帝熊章心存感激。